第一百零三章 最好的我们(1 / 2)

进了办公室,孟白也没等刘军招呼,自顾自的从茶柜里找出茶叶,给自己泡上。

“呵,这我办公室吧,你倒是跟回家了一样。”刘军看着孟白一系列熟稔的动作,忍不住笑骂道。

孟白轻啧一声:“喝口茶这给你心疼的。不白喝你的,刚从橫店带了几箱正宗的金华火腿,一会拿你车上,带回去给我大侄子尝尝。”

说完,他又端了杯茶水凑到办公桌前,小声的道:“还给你带了两箱东阳特产童子蛋,据说这东西滋补壮阳,正好给老哥你补一补。”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我还用的着补。”刘军不屑的说了一句,而后又道:“不过怎么说也是老弟你一片心意,回头一块放车上吧。”

“呵呵。”

两人闲扯了几句,孟白把话题转到了刚才出门的朱振华身上。

“哦,他手上有一个青春校园题材的项目,是一部小说的翻拍,想来和乐时聊一下合作。”刘军道。

孟白抛出了自己之前的疑惑:“青春题材眼下这不正是热门吗,我怎么看你好像是拒绝他了?”

刘军笑了笑:“老弟啊,你是主做悬疑剧的可能不了解。青春题材确实是这两年的热门选择,但也不是所有这个类型的项目都合适投资。”

说着,他就给孟白解释了起来。

这两年爆火的青春题材作品,大多都是“青春疼痛”这個分类的,主打的风格就是一个“不作不死”。什么早恋、怀孕、堕胎、分手、车祸、打架、劈腿、年少躁动、男女懵懂……总之就是剧情越离谱,主角越作死,观众们就越乐意看。

像去年大火的《致青春》,今年的《同桌的你》,也包括朱振华上一部拍的《匆匆那年》,走的基本都是这个路子,而且“作死程度”还是逐渐升级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目前市场上对青春题材的项目渐渐有了一个共识。你想在青春片这里混一口饭,那就得努力让你的男女主在“作”的道路上走的远点才行。

据传闻现在很多青春题材的剧本项目,光是男女主死一个或者疯一个都不算新鲜了,已经进化到主角配角排着队的车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什么交通安全普法片。

这种局面下,谁要是敢说自己想拍一部小清新风格的青春片,投资人不会觉得你很特别,只会觉得你是个完全不懂市场的傻子。

偏偏,朱振华就是这个傻子。

“他拿来的那个项目叫《最好的我们》,是一部青春题材的小说。我看了一下,怎么说呢,很清新平淡的那种风格。男女主都是高中生,互相勉励一起上大学什么的。”

刘军道:“这种内容风格吧,写小说当然是没什么问题。但咱们网剧是需要网感和爆点的,你这男女主天天要么上课、要么做题的,谁看啊。”

孟白想了想:“我觉得还好吧,平平淡淡的小言情剧也挺有意思的。而且现在青春片都是走的狗血风格,搞一部小清新一点的,也算是差异化竞争了嘛。”

刘军摇头:“老弟,差异化竞争哪有那么简单。再者一个,所以资方来说,青春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成本低、收益高,以小博大。但是他这个项目,按他的规划需要两千万的预算资金。”

说到这,刘军晃着手指道:“两千万啊!这个预算,都足够拍一部青春片的电影了,收益回报还高些。”

这下孟白明白了,感情问题是出在这个资金预算上。

不得不说,两千万的预算拍一个青春题材的网剧,着实是贵了一些。《心理罪》的实际投资,也不过才三千万而已。

更何况,他这个题材还不是跟风市场主流的选择,而是反方向前进,这无疑更让资方感觉难受了。

估计嗖狐那边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才没有答应这位“功臣”的新项目请求。

不过,孟白不是很认同刘军的观点。虽然对青春题材了解的不多,但既然原著小说的成绩不错,那就说明这个风格的故事是不缺受众群体的。

同为一名内容创作者,他清楚,很多时候观众就和甲方一样,他们自己其实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的。

只有当真正的成品摆在他们的眼前时,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我想要的是这样。

孟白之前一直就在考虑,弧光影视的制作风格有些单一的问题。毕竟从他到五百、王伟这些人,都是偏向悬疑题材的。

他也想过去尝试做一些青春题材或者言情偶像类的项目,只是确实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不敢轻易下手。

但现在,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有原著热度基础,项目人也是有成功的经验,这不正好可以尝试一下吗。

至于说投资回报比低的问题,孟白倒是没那么在意。

本质上来说,他还是更偏向于内容制作人,而不是一个生意人。赚多赚少的,只要最后有得赚就行。

当然,这些还都只是他自己的一些预想。真的要不要投资,或者说人家会不会选择他,都还是未知的事情,要等当面谈过以后,才能决定。

和刘军又扯了几句,孟白便告辞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苏姐告诉他说自己和朱振华说了邀约的事。

“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