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王畿之情(1 / 2)

上命昭唐 控制变量法 1369 字 4个月前

“圣人怎么了……”赵氏投来异样的目光,上来抚慰着圣人的肩膀关切道。

“我只是想起了我的父母。”

赵氏闻言,脑海里也久违的浮现了一些模糊的记忆。

就在君臣俩伤感的时候,一位绯红大臣顶着咋暖还寒的三月风在刘子劈的引导下走进殿来。

他面容清秀,身板略显瘦弱却步伐坚定有力。

甫一入内,便潇洒的一撩衣决,稽首道:“司农卿臣群拜见圣人。”

李晔打量着李群,难怪能当杜让能的女婿啊,确实帅。

“大司农免礼。”

让赵氏拿来蒲团赐座后,李晔拿起桌案上的奏章,开门见山道:“李卿之言我都看了,德政也。你立即着手去办。畿内二十二县,修建邬堡侵占公田户口的豪族几何?被吞山林、田亩、池沼几何?无主荒地又有多少?佃户几何?流民几何?务必一一查清,如实上报给我。”

“另外,灞、泾等河水被堵塞的沟渠也要整理,组织流民疏通。”

“唯。”这都是李群早就决定好了,听到上允也是放了心,唯独提出一点:“巢乱以来,秦汉诸帝陵邑多荒废,盗贼横行,抄略墓室。还有部分百姓在帝陵上开地,须禁绝。”

这也是战乱年代无法避免的问题——盗皇陵。

而关内帝陵又极多。

“此事,我会召见京兆尹孙相公与不良帅,让他们加强巡视。”

至于老百姓在帝陵上开地,导致陵墓被破坏的问题,事涉李家的祖宗们,李晔无法视而不见,沉吟了一会,补充道:“近年人民流离,苟于乞活,就不怪罪了。现开田地,视情废止。”

李晔打算抽时间自己去考察下。

“此次屯田,你大胆去办。”李晔担心豪强地主们不配合,搬出西门重遂警告道:“侵占公田户口的,限期一月之内,造册退还司农寺、户部,超时不应者,我自寻军容使遣军讨要。”

李晔话说到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最好这些豪强地主给个面子,不要与他为难,否则他把西门重遂请出来……

哼哼,那时候可就不仅仅是吐出侵占的公田户口这么简单了。

西门重遂之辈可没他和李群这么讲情分。

听到军容使三个字,李群心一紧。

他不愿意看到因为编户屯田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会为家族和泰山杜让能带来恶名。

希望那些人能晓得利害吧。

于是司农卿李群提议屯田的奏章被圣人嘉纳,立即由枢密院传至中书门下拟诏。

畿内侵吞户口、公田的地主不在少数,此时圣人要他们吐出来还给自己,教这些人如何肯干?不过这件事关系到朝廷的存亡,李晔绝不会退让。

二十二個县!

什么概念。

还是八百里秦川、河水纵横的肥沃平原。

就算把朝廷当成藩镇来看,这身家也不比河南河北任何一家差。

李晔粗粗估计了一下。

历史上昭宗多次在京畿道募兵,三次响应的少年都有数万人,四万、六万、两万人。

按照一户一丁、一户四口人的基数来计算,京畿道至少有五十万人口。

而这是最差的情况,不可能是每户都有少年来报名。

这么一看,京畿道的人口应在百万以上。

惜长安屡遭大乱,宫署遇焚,图册账籍多毁佚,近年又因战乱迟迟开展不了计口。

不然李晔何必这样来估。

……

三月初三上巳节,南衙北司皆休沐,少女们也纷纷外出踏青看桃花。

“京畿节度使”李晔没空度假,带着宰相们和部分大臣西巡,主要在醴泉、武功两县。西门重遂本来不同意,但考虑到最近局势还算稳定,答应了,要求一天之内返回京城。

又派假子西门元元领马步军五千随行“保护”。

武功县处关中平原腹地。

尚书李溪骑在马上,马鞭指着奔涌河水,侃侃而谈:“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便是此水。武王之讨帝辛,便在此渡河。”

“真是好地方。”风和丽日,李晔心情也相当不错。

姬水他略有耳闻,就是后世的漆水河,他丈母娘长大的地方,能不熟吗?

“那座山便是武功山。”李溪又指向云雾中的一座巍峨山峰,介绍道:“上古之时,后稷感泰伯禅让之恩,将秦岭最高山命为“泰伯”,寓意如山之寿。为纪功绩,又将泰伯山邻峰垂山命为武功山,斜水为武功水。这便是县名渊源,因喻示重大,自宗周以来,该县皆属王畿。”

“失武功一山一水,则五行更替,王室再难振作。”

“哈哈哈!”李晔又长知识了,赞叹道:“尚书真是学富五车啊,宰相名副其实。”

这一路走来,走到哪李溪解释到哪,像个专家型导游。

以前在宫里没见老头这么健谈呢。

但是话说回来,这地方耕地面积确实相当可观,而且灌溉还非常方便,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宝地,不用怎么辛苦就有很不错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