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独家经营(1 / 2)

“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陈先生留下的悬疑,让全场弥漫着一股强烈的期待感。

陈先生的语毕,台下即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叫好声。

“妙啊!”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氛围热烈非凡!

“吴先生笔力雄浑,当真是文坛巨匠!”

听众中有人惊叹不已。

“陈先生的口才,更是独树一帜,听他讲书,仿佛那石猴就在眼前腾云驾雾,直捣天宫!”

另一人附和道。

“许久没有这般痛快的时光了,小二,来碗黄酒润润嗓子,咱们接着听!”

人群中,欢笑声不断。

张家人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显然,说书已初步展现出其不凡的盈利能力。

范云缚看着张五丫那灿烂的笑靥,自己也由衷感到快乐。

而张五丫的目光不经意间与范云缚相遇,那熟悉的心跳加速再次袭来。

恋爱之事,对她而言,是既陌生又遥远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感情的牵绊太沉重,她只愿此生能有心灵契合之人,共度白头,不愿轻易涉足情感的旋涡。

台下,随着夜色渐浓,听众们如同退潮的海水般渐渐散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仿佛这一日的疲惫都随着那些奇幻的故事飘散而去。

故事讲毕,人群自然如溪流入海,各自流向归家的路,而那新颖演绎的《西游记》故事,如同夏日凉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田,让城关县的民众们心满意足,仿佛找到了生活中的那一抹不可多得的乐趣。

次日,如同一阵春风吹过干涸大地,《西游记》的新篇不仅在寻常百姓之间口耳相传,更是在文人雅士的圈子里掀起了波澜,整个城关县城如同被一层神秘而吸引人的面纱笼罩,清亭茶馆的名字,也因此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

连续三个夜晚,茶馆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生意之盛况前所未见。

人们仿佛被无形的磁石吸引,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馆内座无虚席,每一把雕花木椅上都承载着一颗颗渴望故事的心。

就连茶馆外的空地上,也站满了衣着朴素、囊中羞涩的百姓,他们或踮脚张望,或窃窃私语,那份对故事的渴望毫不逊于室内的听众。

路掌柜站在门口,眼神中带着几分意外的欣喜,他挥手示意小二不必驱赶门外的群众,他知道,这份热闹与喧嚣,正是招徕更多客人的最佳广告。

每当日落西山,故事落幕,张老二走在回家的路上,总会偏头询问身旁的张鸣一:“小子,你的故事进展到哪里了?别忘了明天先给陈先生两段,他可得提前熟悉,好在台上展现最好的一面。”

“放心吧,爹,我已经备好了三段精彩的情节。”

张鸣一的声音里夹杂着自信,但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毕竟,这份荣耀和赞誉,原不属于他这个九岁的孩子。

而关于《西游记》的热度,安子皓自然也不乏耳闻。

一日黄昏,他信步踱到张鸣一宅前,轻轻扣响了门扉。

张鸣一开门见是他,连忙迎出门外,口中险些脱口而出“六殿下”,幸而及时改口为“六公子”,心中暗自庆幸刘嬷嬷的教导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张公子,听说《西游记》是你的杰作?真是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啊!”

安子皓语气中带着诚挚的赞叹。

张鸣一微微摇头,心底略感歉疚:“非也,这是出自我的旧日师父之手,只可惜他已经仙逝,无法亲眼见证今日的辉煌。”

安子皓点头会意,一个孩子若真有如此文采,确是难得,但九岁的年龄也让这一切显得过于不可思议。

路掌柜放出风声,每隔五日,茶馆便会有新故事更新,这一消息让今日的听书人群更加壮观,队伍排到了街角,甚至引来了邻县乃至燕洲府城的好奇者,大家都想一探《西游记》的后续。

安子皓也不例外,日复一日,对《西游记》的好奇以及张家与清亭茶馆的谈论,终于驱使他亲自前往,想要揭开故事背后的秘密。

走进专属的包厢,安子皓选择坐在张鸣一旁边,范云缚原本的目光一直锁定在温婉的张五丫身上,突然发现新来的面孔,转瞬之间将视线移到安子皓身上,后者猛然站起,一脸的愕然。

“六……”

范云缚话刚出口,就被安子皓急切的询问打断:“你,认识我??”

安子皓心想,自己平日要么在皇宫,要么在繁华的京城,从不曾远离,这偏远的城关县怎会有识得自己的人?

张家人对此同样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范云缚会对这位六公子如此毕恭毕敬。

他身为县令,在这偏僻之地几乎有着无上的权威,难不成这里真是他的小王国?

“当然认识,家父是范德桂。”

范云缚礼貌地拱手行礼,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安子皓恍然大悟,范德桂在京中的名望他自然是知道的,但随即提出了新的问题:“原来如此,令尊声名远播,你怎么会在这儿?而且还与他们一起开茶馆?”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