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避风港(1 / 2)

张四娃在一旁嘿嘿笑着,眼中满是期待:“来,尝尝我的手艺。”

“萧廷哥哥,快吃呀,我二哥做的饺子可香了!”

小幼娘也跟着催促起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在这一片温馨的氛围中,萧廷轻轻夹起一只饺子,送入口中。

那一刻,鲜美多汁的馅料与滚烫的汤汁在口腔中交织、绽放,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味蕾。

尽管之前并无太多食欲,但此刻的他却不由自主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着,仿佛每一次咀嚼都能让他的身心得到一丝丝的复苏,直至那温暖的饺子汤滑入腹中,一股暖流涌动,他仿佛经历了一场生命的重生。

这一切的温暖与重生,都源自于眼前这个名叫张家的避风港。

饭后,萧廷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张家的生活,成为了这个温馨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尽,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与此同时,张三娃期盼已久的县试也即将拉开序幕。

二月的城关县,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的凉意,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暂住在客栈中的张家人便匆匆起床,整理行囊,满怀希望地护送张三娃前往科举的考场。

考场外早已人头攒动,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张家人在入场前的最后时刻,将精心准备的物品一一交到了张三娃手中,眼神中满是鼓励与信任。

“放心去考,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完了,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一起回家。”

张老二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脸上没有丝毫对科举的担忧,只有坚定的支持。

张四娃则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竹篮中食物的食用方法,生怕哥哥在考场中饿着自己。

小幼娘紧紧抱着张三娃的腿,用稚嫩的声音鼓励道:“大哥是最棒的,加油哦!”

同时,她竖起拇指,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张三娃微笑着,温柔地揉了揉妹妹的头,然后向家人深深鞠了一躬,带着家人的期望与祝福,毅然决然地步入了考场的大门。

直到张三娃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考场的门后,张家人才依依不舍地收回了目光,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祈祷。

张三娃的考试将持续三天,张家人自然不会在门外干等。

早在年前,张老二就曾提及想要在县城置办房产的想法,如今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全家人在萧廷的陪同下,找到了城关县口碑极佳的房产中介——江贵,跟随他一起踏上了看房之旅。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张家通过各种努力,积累了颇为丰厚的财富,家中的各项事务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张四娃,他一直有意向外出摆摊,销售自家的小吃,移居县城无疑会为他的计划提供更多的便利。

因此,在陪伴张三娃参加科举的同时,张老二已经向村长透露了搬家的意愿。

村长虽然感到惋惜,但并未加以阻拦,因为他深知张家人皆非凡品,终将离开这片狭小的天地,展翅高飞。

更何况,张老二管理下的天仙丹与美容丹的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张家村村民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只要市场需求持续,张家村就不会再陷入贫困的泥潭。

江贵性格憨厚,人脉广泛,手头的房源众多。

见到张家人购房的诚意,他根据张家的需求,精心挑选了几处位置优越、环境宜人的宅院供他们参观。

张家人口众多,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除了小幼娘之外,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老二与徐莉云商量后,决定购买一套更为宽敞的住宅。

城关县的经济状况虽不甚理想,但这也意味着购房的成本相对较低。

江贵首先推荐的是位于市集稍远处的莲花巷,那里有一处久无人居的宅院,环境幽静,设施齐全,唯一的不足就是面积略显紧凑。

即便经过翻修,也很难再隔出更多的房间,这对于日益壮大的张家人来说,恐怕会显得有些拥挤。

随后,一行人又转至青柳巷,那里的宅院确实宽敞许多,但距离市集更远,没有马车的话,日常出行极为不便,耗时费力。

徐莉云思考片刻,直接向江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们心里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宽敞些的宅子,最好能靠近市集,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地方要好,院子要足够敞亮。”

毕竟,一旦新宅入手,按照家里每个人的喜好重新装修布置,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几个小家伙要求多多,说买房子,倒不如说是要选块风水宝地,自己动手建个顺心顺意的小窝。

郭中介一听徐莉云这话,心里跟明镜似的,立马掉头,领着他们往邻近集市又靠近书院的文人巷走。

那地方,住的全是念书的小伙子,还传颂着巷子里走出过一个大名鼎鼎的举人老爷呢。

就因为这位举人老爷,巷子才得了“文人巷”这雅号,后来不少书生为了沾点文采,不惜砸锅卖铁也要挤进来住。

时间一晃,巷子里满是读书人的身影,文人巷的名头也就越来越响亮。

郭中介领他们看的,是文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