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世有隐秘,话中有话(1 / 2)

许知浅一时愕然。

他本就并非愚笨之人,如何听不出来董夫子话里有话?

所谓求仙问道,终极目的不就是长生么?

要说世间谁最有权势,谁最期望长生,那个人非皇帝无疑。

正如他之前所言,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而当今的武帝笃信方士,渴求长生,哪怕被骗了一次又一次,仍旧从未就此疏离,反而愈发有变本加厉的迹象。

大肆的修建仙阙楼宇,希冀以这样的方式,招来真正的仙人莅临。

此时董夫子提起修行之事,再结合先前的说辞,一时间僵在了原地,不知如何开口。

若世间没有修行法也就算了,可明明当真有修行之法。

能掌握修行法的人,就能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力量。

但,凡事有利有弊。

得了好处,就要蒙受天谴。

千金之子尚且坐不垂堂,更不必说至尊至贵,无与伦比的皇帝了。

有缺憾的修行之法,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皇帝乃是天子,天子被上天诅咒,那像话么?

见许知浅陷入了沉思,董夫子缓缓道:“百家皆有修行法,只是代价不一而足。没有人可以不承受代价,无非是代价的多少而已。

如法家严刑峻法、六亲不认;墨家自苦以极、兼爱非攻;道家清静无为、自然造化.......所有门人都必须遵从,否则必将由此入魔,反而并非是一件好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世人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那......儒家呢?”

许知浅触摸到了那个潜藏在水面下的世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世界,此时连声音都略显颤栗。

董夫子提及了法、墨、道的修行之缺憾,儒家又岂能独善其身?

也定是有自身的缺陷在。

只不过,相比于法、墨、道,可能要更轻一些,更能让人接受一些。

“人有十五种美德。”

董夫子笑了起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儒家曾有三位圣人,所以儒家胜过了他们。”

论及诸子百家,圣人教化,哪怕曾经非儒即墨的墨家,也仅仅只有一位圣人。

道家虽也曾显赫一时,名传当世,但那种闲云野鹤,主推清静无为的做派,哪怕影响力颇为深远,行动力却不足,也不能跟儒家相比。

至于法家,不近人情,铁石心肠,霹雳手段,本就不为人所喜,不提也罢。

兜兜转转,武帝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儒家先贤们曾经的努力。

“但......”

董夫子话锋一转,“儒家也好,百家也罢。哪怕修行,也更加倾向于约束自身,掌控力量。即使当真走火入魔,也不至于产生太大的破坏。

奈何,此世不仅仅只有大佑,也不仅仅只有百家。自始至终,我们都还有一个大敌在外,独尊儒术,也是必然。”

提及大佑的大敌,那根本无需言说。

必是蛮族无疑。

“不同于百家之法的约束自身,蛮族之法极尽破坏之能事。他们并非是建设者,而是掠夺者。他们追求力量,无所谓追求力量的后果。他们信奉自身死后,强者能够回归到‘长生天’之中,享受此生不尽的福报。”

董夫子说道:“因此,蛮族的修行之法,往往血腥至极,破坏力巨大,后遗症严重,损人利己乃至不利己之事,常有发生。

自与蛮族交恶以来,来自蛮族的修行之法,也被有心人传入到了大佑境内。”

战争,是总动员。

因为战争,武帝需要统一的思想,于是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因为战争,需要动员自身的一切力量,无论是寻常百姓、商人、士卒,还是诸侯王,都需要想尽办法压榨出最大的价值。

也是因为战争,原本不同地域的人们,彼此碰撞在了一起,爆发出最为绚烂的光火。

这其中不仅仅只有伤亡,战争本身也是一种交流,即使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尚且能够带出鲜血,遑论无论是大佑还是蛮族,都还活得好好的。

经年日久、规模浩大的战争之下,双方的了解必然将会不断的加深,不仅仅是武力的碰撞,连带着文化的交流也将通过这种方式流传。

而今让无数商旅眼红的黄金之路便是由此而来,但背地里,还有更加让人恐惧和不安的东西,也随着这种真刀真枪的交流,来到了大佑。

无论承认与否,事实就在那里。

“您的意思是说......”

许知浅的声音有些颤抖,“许家之事,极有可能是因为来自蛮族的修行法引起的?”

董夫子微微点头,道:“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此前世间或许还有不少邪恶的修行之法,但自始皇帝一把大火,焚烧之下,已是百不存一,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最近的几十年,在大佑的境内,竟屡屡出现诸如许家之事的情况,自是不难想到,这就是蛮族的手笔。”

“蛮族?”

许知浅满脸茫然之色。

万万没想到,大佑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