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动明王身,晋升!(1 / 2)

随后的几天里,许正着重注意观察了一番。

果不其然,来涅槃寺中的香客数量的确大大增加了,绝大部分来的人都是周围的穷苦百姓。

这些人来到涅槃寺,简单而纯粹的只是想要听一听慧善方丈敲击木鱼,想借助佛音而忘却自身的烦恼。

显然,这些人是没有什么余钱的。

朝廷的税赋都已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哪怕寺庙内最便宜的,一文钱一根的劣质香火都不舍得买,或者说,没钱买。

一直表现的颇为市侩,有些见钱眼开的慧善方丈不仅没有因此赶人,反而是让寺庙内的僧侣在寺庙多出增设水桶,再往水桶旁放上木瓢,以供来到寺庙内口渴之人取用。

许正本以为,这是慧善方丈良心未泯,大抵是自身不知晓法器木鱼的副作用,其实人性还是有的。

直到偶然间听闻到慧言几个僧侣在吃饭闲暇之时的交谈。

“最近秋收,附近的街坊领居们天天往咱们这儿来,今年分明没什么大灾祸,是个好年景才对。”

“税赋更重了嘛。咱们这边开始秋收,蛮子那边日子可就要难过了,八成还是会来到处劫掠,不防着点怎么能行?”

“师兄说的是有道理,可这丰年咋就没人笑的起来呢?”

“慎言、慎言!莫谈国事!”

这场交谈最终还是被资历颇足的慧言给压了下去,为了缓解师兄弟们较为沉闷的情绪,慧言说道:“也不是全无好事儿。等这些日子忙完,怕是要有不少达官显贵来咱们涅槃寺烧一烧香。”

此言一出,周围原本苦闷着个脸的师兄们,脸上也纷纷如同春风送暖般露出了颇为期待的笑容。

此言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大佑颇信神鬼之说——主要是当今圣上,威武无双的武帝极为相信。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武帝尚且如此,下面的达官显贵、王公贵族,乃至各路诸侯,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皇帝都信你不信,几个意思?

还想不想进步了?

嗯?

因此在大佑,各路神仙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格外的热闹。

而大佑的百姓也很诚实,谁显灵就信谁。

往往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位“神仙”骤然呈现出众星捧月之势,然后逐渐滑落,直到另一位更加灵验的神仙出现为之取代。

各路方士、神婆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看的是眼花缭乱。

当然,在这种“神仙”级别的较量之中,哪怕百姓都愿意信奉有灵的,但无疑还是对本土的神仙更为信重一些。

涅槃寺作为化外之地传来的佛门,很难参与到那种级别的竞争中。

但这也不一定就是个坏事。

得到王公贵族的欣赏,固然能够一步登天,可也往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经常撑不住几年就要被别人狠狠清算,沦落到故纸堆中。

涅槃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却胜在细水长流,且确实有几分的真本事。

别管有没有负面作用,你就说当时有没有效果吧!

因此,涅槃寺才能安安稳稳的存在二十余载,且伴随着经年日久,“涅槃寺”这块金字招牌也愈发的响亮。

虽然还没有到登上台前的地步,但在秋野郡中,也算是很有几分的声势。

那些赶来的穷苦百姓,可能的确掏不出、舍不得一枚铜板换取一根劣质的香火来做一做样子。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他们来过,感受到过佛音洗涤,便会终生难忘。

若是来日提及何处灵验,还不得争先跟亲朋好友诉说?

都说人言可畏,但还有一个词叫做有口皆碑。

这些百姓的口碑,远比能不能从他们的兜里掏出一文钱来的更重要,也更实在。

名利名利,名尚在利前。

有名可换大利!

税赋是积少成多,从国家层面敛财,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人数越多越好。

可偏安一隅的寺庙,却并非是这样的逻辑。

寻常穷苦百姓的仨瓜俩枣,对涅槃寺真没那么重要。

油水都被朝廷刮去了,他们哪里有什么闲钱,得了病都得自己硬撑着。

涅槃寺真正的香客,赖以谋生的门路,是那些听闻了风言风语之后,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过来烧香的达官显贵、富家公子。

这些人,才是涅槃寺能够越来越好的关键。

周围的百姓,更多的是起到一个传唱的效果,遇到灾年的时候,涅槃寺还会拿出自己存下的粮食救济一番呢!

如此,岂能不更得人心?

当悟透了其中的关键之后,许正也不得不感叹,涅槃寺如今的慧善方丈也并非是什么简单人物。

当然,这些都需要感谢普度大师给他们留下来的木鱼法器。

没有那件法器,涅槃寺也不过是无数神神鬼鬼中,不值一提的一处寺庙,能不能一天吃饱一顿饭都是个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木鱼法器,才能让来到这里的百姓、香客们信服,起码可得片刻心安。

只要不太过贪婪,法器在手,涅槃寺虽不能扬名立万,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