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著名诗人春生同志(1 / 2)

出声的是华清大学文学社的杜卫红,很“凶”的那位女大学生。

她一脸好奇地盯着曾骅,身后站在钟立文和韩好学等文学社骨干。

大家脸上全是疑惑。

这后台里的人,除了工作人员,都是准备上台朗诵诗歌的获奖者,以及各大学文学社的成员。

你一个写儿童故事的,连文学社都加入不了的人,怎么混到这里来的?

“啊呀,我跟《诗歌》杂志社的王编辑熟,他叫我来帮忙,搭把手。”

钟立文盯着曾骅,想从他的脸上找出蛛丝马迹来。

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王编辑,是不是王向东同志?”

“是的。”

“那他人呢?”

“有人刚才叫他有事。他叫我站在这里等他,待会再来找我。”

听完解释,杜卫红等人反倒不好说什么。

他们狐疑地转到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嘀嘀咕咕,时不时瞄一眼曾骅。

走后门的关系户;滥竽充数的厚脸皮;电子工程系的非要往文学圈里挤,完全是痴心妄想...

一串串话,从韩好学嘴里说出来,再经过杜卫红添油加醋,向周围飞甩。

旁边有其它大学文学社的人,听到动静,忍不住凑了过来,饶有兴趣地吃起瓜来。

不一会,那边围了一大圈的人。

其它大学文学社的人,获奖的诗人,都知道有個电子工程系的人,百折不屈,一门心思要往文学圈里挤。

今天是中国诗歌界的盛典,非要厚着脸皮,攀关系走后门,混进来滥竽充数。

一时间,站在角落的曾骅成了后台最显眼的人物。

不仅有周围一大圈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往来的工作人员也会盯着他看。

甚至还有人,闻讯从后台的另一边,特意跑过来瞻仰一下曾骅的尊容。

被人强势围观的曾骅一脸的无所谓。

能在后世网络中,跟数以百计的杠精争辩无数个来回,心理素质都会很好。

曾骅早就想走,可是不打招呼就离开,基本礼貌都没有,尤其是面对老大哥王向东,他做不出来。

虽然曾骅跟王向东两人两相看厌,实际上感情好得很。

曾骅感激王向东是他诗歌道路上的领路人,是帮他赚到第一桶金的贵人。

曾骅心里清楚,王向东在知道自己没有诗歌灵感后,看上去很嫌弃,实际上一直在用心地保护自己,免得受外界一些乱七八糟的干扰。

王向东在洪流十年以及人世间历练过,知道诗歌界和文学圈也不是净土。

一个没有诗歌灵感的著名诗人,很容易被人当成垫脚石。

看着周围人的表情,听着他们三三两两的讥讽和嘲笑,曾骅稳得很。

很多时候,你嘲笑别人,殊不知你才是最可笑的那个人。

王向东从人群里挤进来,看到这情况,有些好奇。

“骅子,怎么回事?”

曾骅嘻嘻地答道:“遇到我们华清大学文学社的人,然后说我是走后门的关系户,跑到这里来沾光。”

王向东看着曾骅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你可真沉得住气。

你跟丘世中不是亲兄弟,怎么这没心没肺的脾性都一样呢。

“你们学校那个文学社,”王向东冷笑两声,“骅子,不用放在心上,真正是笑话的,不是你,是他们。”

曾骅嘿嘿一笑,“王哥,我知道,所以我一点都不受影响。别看那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

看到曾骅心理素质强大,王向东好笑又好奇。

这小子,真不是一般人。

普通人早就被这种指指点点气得不行,要不争辩几句,要不扭头就走。

反倒他,在这里跟没事人一样。

“骅子,”王向东说起正事来了,“我跟组委会汇报过了,领导们知道春生同志要来,非常高兴,要求你一定上台发言。”

“还要上台发言?”

“是啊,谈谈你创作的心得,谈谈对我国的诗歌发展的看法,今天是我国诗歌界的盛事,你这个著名诗人不发言,说不过去啊!”

曾骅急得跳脚,“王哥,你这是搞突然袭击啊!冷不丁地要我上台发言,我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讲?”

王向东冷笑道:“前两天我去找你,就是跟你说这件事,叫你好有准备。从北影厂找到华清大学,又从华清园找到北航你家里,结果你小子故意躲着我,叫我怎么跟你说这事啊!”

哦,还成了我的不是!

曾骅知道自己理亏,讪笑道:“我不是忙嘛,学校要上课,北影还有一堆事,又还要为我国的电影事业操心,忙得两脚不着地。”

王向东斜着眼睛看着他,阴阳怪气,“是啊,你比王洋厂长都忙,怎么不请你去中样广播事业局,主持工作啊。”

“王哥,不要做阴阳人。现在迫在眉睫是我要上台发言,我一点都没准备,上台大眼瞪小眼,我出了丑,你这个伯乐也跟着吃挂落不是?”

王向东打趣道,“呵呵,莪是一点都不担心。

王维民同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