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傲慢和成见是一座大山,害人亦害己(2 / 3)

任你。”

“不生气,不生气.....”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神情变的无比郑重,随即话锋突然一转,开始述说起自己的不容易和其中牵扯的利弊利益问题来,继续道:

“哎.....”

“老二啊!老二!”

“你是聪明人,朝廷什么情况你心中也有数。”

“有时候,你也要理解哥哥的难处。”

“做出这般重大的决定,可不仅仅只是我点头,一句信任你就完事了,亦或者说就能够办成的。”

“大明江山社稷,虽是咱们老朱家的。”

“但为我们老朱家牧民的,则是朝中的大臣。”

“我们乃是规则的制定者,必定要遵守规则,不然下面的朝臣,又有谁会遵守?”

“所以在我们推翻之前指定规则的时候,必定要拿出合理的解释,让人信服的理由来,如此方能够成功。”

“不然的话,不能够让多数人信服,那我们此举,无疑就是率先出手破坏规则。”

“其带来的后果,不用我说,你心中都清楚。”

“所以不是我不信任你啊!”

“而是.....就算我无条件信任你,在面对那些个为我们老朱家牧民的群臣,也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行。”

“为此,我才会就此,问一个子丑寅卯,让你拿出实质性,且有利的证明来。”

“为的就是堵住群臣的悠悠众口。”

“老二....”

“你明白了吧?”

言语中无奈之意尽显。

又不失诚恳。

对于这些个言语和回答。

朱高煦不置可否,心中倒也认可。

同时这般回答,也是他想要听到的回答。

对此。

朱高煦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做什么赶人,或者说送客的动作,亦没有与之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转而皱了皱眉头,沉思了片刻,出言道:

“火药,于东汉末年出世。”

“于盛唐之际,四周蛮夷皆尽来朝,学我大天朝问话。”

“盛唐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对蛮夷不吝啬赐教,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教化。”

“关于火药制作,用法亦是于此,传入蛮夷手中,而广为流出。”

“而关于火铳的制作,以及应用于战场上,则于元朝末年,兴盛于大明初期,亦是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

“期间所耗时两百余年。”

“暴元为何人所建立的朝代?”

“老大.....”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神情变的无比郑重,话锋突然一转,继续道:

“就是你们口中,所瞧不上的蛮夷,在其的统治之下,都能够制造出火铳,这般划时代的产物出来。”

“而火药则是....于东汉末年发明。”

“于盛唐流落外邦蛮夷,被广泛的传播。”

“至今多少年了?”

“快上千年了吧?”

“现如今我们都能够制出火铳,而你又为何肯定,或者说是谁给你的自信,火药于蛮夷外邦中流传甚广,为何蛮夷就无法制造出,比之我们更厉害的火器和大炮来?”

“究竟是谁给你的勇气,认为我们制造不出来的东西,蛮夷就一定不行?”

“就如同以往,我们不信蛮夷敢大举进犯我大明土地,瞧不起外邦蛮夷。”

“于去年底,帖木儿帝国挥兵二十多万陈列,企图进犯我大明边关。”

“如若不是老头子提前得到消息,我等提前部署,加之帖木儿帝国的首领,于行军途中,还未对我大明发起进攻之际,就提前嗝屁了。”

“导致二十多万大军群龙无首。”

“你自己好生的想想,我等哪怕是胜利,又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真的能够那般轻松击溃,那二十多万大军吗?”

言到此处。

朱高煦的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凝重,深深的一声长叹,不自觉的摇了摇头,这才继续开口:

“傲慢与成见,是一座大山。”

“如若我们一直如此,自持甚高,终将把我们拖入无尽的深渊。”

“就简单的一次兵器工坊的改革,一晃也就几个月的时间,火铳变成了更好用的燧发枪。”

“谁又能够保证,在我们所看不起的蛮夷族群中,会不会一样在变革,或者说制造出比之更厉害的东西。”

“常言道:于国于民,居安思危,方能长久。”

“老大.....”

“安逸是留给死人的。”

“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前进和改变,才能够愈来愈好,才不会脱节,不会被别人超越。”

“战国时期,秦国何以灭六国?”

“不也正是商鞅变法,为秦国铺垫,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吗?”

“而那些个固步自封,自持甚高的其余六国,结局如何?”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明得失。”

“此言,你好生的想想吧!”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