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新剧本空间《百鸟朝凤》(1 / 3)

陕西无双镇。

水庄。

周边一带的乡村地区,有一门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传统民俗,凡家里有老人过世,办理丧事时,都会请唢呐匠上门吹奏一番,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

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

中等的吹四台;

上等者吹八台;

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

(此百鸟朝凤并不是特指唢呐曲《百鸟朝凤》,而是取自凤凰是鸟中之王的寓意,曲子是另一首曲子,哀乐。)

百鸟朝凤这支曲子难度颇高,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

整个无双镇,唯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百鸟朝凤’。

焦三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唢呐老艺人,他带领徒弟们用执着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追求来传承唢呐精神,现在焦三爷老了,他急需培养一位接班人。

焦三爷晚年一共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游天鸣原本气力不够,吹不好唢呐,看在其父态度诚恳,游天鸣又表现得极为孝顺,焦三爷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他。

晚进门的小徒弟蓝玉天赋好,但为人顽劣,性子野,定不下心来,即便如此,焦三爷仍在一开始把他当做未来接班人培养。

焦家班的传承人只能有一个。

也就是说,两位徒弟中,只能有一个接班人,很快就要分出结果。

胜者留,败者走。

【这是《百鸟朝凤》电影剧本的上半段主线,也就是焦三爷选唢呐接班人。】

最终,焦三爷在大徒弟游天鸣和小徒弟蓝玉之间选定了接班人。

并不是天赋出众的蓝玉,而是天赋一般,但是品德经过了考验的游天鸣。

焦三爷开始教导游天鸣练习《百鸟朝凤》。

由焦三爷出任班主的焦家班,在游天鸣成年后,正式交到了他手中,焦家班改名为游家班。

焦三爷光荣退休。

他只有一个期待,那就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匠,要将这门从祖师爷手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唢呐文化传承下去。

将游家班发扬光大。

游天鸣只感觉亚历山大,班主的位置同时也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让游家班传承下去,就必须保证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饭吃。

也就是说,唢呐匠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民俗文化,还是一门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和行当。

只有让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吃饱饭,游家班才能继续存在。

这也和焦三爷对他的期待是一样的。

此时是2012年,自从08年加入WTO后,西方文化不断入侵华夏内地,农村的年轻人都以去沿海城市打工为荣,因为赚钱快。

再不济也要跑去省会城市西安混。

传统的习俗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具体到无双镇,家里有人去世后,不再请唢呐乐队送丧了,转而请西方管弦乐队,觉得这样够洋气,有面子。

游家班接到的活儿越来越少,唢呐匠从一种让人尊敬的职业,变成了一个街头卖唱,要饭的轻贱落魄行当,身边的师兄弟在窘迫之下不断出去打工,最后,整个游家班名存实亡。

游天鸣从18岁成年开始接任游家班班主,最后混到24岁也没娶到媳妇,因为赚不到钱,家里人也开始嫌弃他,称呼唢呐匠是‘不赚钱的玩意’,让他出去找个活儿干,好好工作。

而此时的焦三爷,从早期的支气管炎拖到了肺癌晚期。

他将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牛卖了,卖来的钱不是为了给自己治病,而是拜托游天鸣继续将游家班撑下去。

不能断了唢呐匠的传承。

一个月后,焦三爷去世。

期间,游天鸣来到西安寻找游家班的师兄弟,最后发现大家都在工地上打工,有的手指被电锯锯断了一根,变成了九指神丐,吹不成唢呐了。

有的长期在石棉厂上班,肺部被感染,咳嗽不止,也无法吹奏唢呐了。

临走前,师兄弟们带他到古城墙上散心。

却看到一个吹着唢呐,坐在台阶上要饭的艺人,游天鸣内心如遭雷击,独自一人返回无双镇,在师傅焦三爷的坟前吹响了《百鸟朝凤》。

他觉得他师傅受得起这首曲子。

但是焦三爷在去世前曾经嘱咐过他,等他死后,只需要给他吹奏一下四台就行了,如今,他的坟前只剩下游天鸣一人,吹奏四台要四人一起伴奏,现在连人数都凑不齐了。

我们华夏的民俗文化还有未来吗?

唢呐匠的传承,还能被继承下去吗?

全剧终。

【后半段的主线写的是在焦三爷的殷切期盼下,在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之下,在传统习俗被一个个打破的大环境下,游天鸣如何坚守游家班的故事。】

这部剧,一共有两个主角,两个重要配角。

前半段的主角是焦三爷,后半段的主角是游天鸣。

两个重要配角分别是将游天鸣送过去学唢呐,并坚定唢呐未来有出息的游天鸣父亲,游本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