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都要玩吐了(2 / 3)

到40万日元/月】

是的,为了让游戏版本能够顺利运营,青智源还特地在公司多开设了一个新的岗位——

游戏测试工程师。

传说中的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专员。

有些公司叫做QC(Quality trol),质量控制专员。

在P社当中,青智源还是按照前世的习惯叫他们QA。

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是说起来工作非常的苦逼——

相当于人工测试,每个人都相当于一个真实的玩家在游戏当中从头跑到尾,不但要按照正常的游戏流程来跑游戏,同时还要按照不正常的套路来玩游戏,主要是为了发现游戏当中隐藏的bug。

比如暗黑破坏神当中,就有可能存在卡住点位导致怪物无法攻击到玩家而玩家能攻击怪物的情况,这种时候策划设计的数值就没什么用了。

QA们就需要把这些情况给跑出来,同时记录下来反馈给开发组让他们进行修改。

至于那些游戏花屏、卡死、地形无法走通、玩家们数值溢出……这些更是优先级最高的bug,需要发现了以后立刻修复才行,不然就会导致玩家们无法进行游戏。

当年雅达利游戏机上面就是因为一款ET出的bug太多,太过粗制滥造导致了北美游戏机市场的大溃败,所以质量问题是游戏开发不可忽视的。

在这之前pokeni为了节约用钱,都是项目组的成员们自己充当测试跑游戏,发现bug和修改bug的。

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青智源还是决定要招几个专门的测试人员。

可以说现在的Pokeni在职业分化上面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这种职业分化有一定的好处,好处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分工是工业化流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让所有的环节都能高效运作,每个人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当中肯定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

可也有一定的坏处。

坏处在于缺乏联系性,社员们可能某一方面的能力特别突出,在其他方面的短板也会很短。

最终结果就是很难出制作人。

因为制作人是要全盘思考,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专长同时也要对游戏当中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的【全面型专才】

所以青智源会要求P社的员工们除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当中有所建树之外,还要多去了解其他人,特别是跟自己关系不大的那些同事们都在做些什么,偶尔也会让不同领域当中的老员工们来开个小课,给大家介绍和讲解自己的工作内容。

……

在看到pokeni的【游戏测试工程师】招聘广告的时候,不少年轻人都惊呆了。

“纳尼,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工作?”

“不但能玩游戏,而且还能玩游戏挣钱!”

“看起来基本上没有多少要求,主要是喜欢游戏,并且熟悉游戏,我就很适合啊,我都玩过不下百款游戏了。”

“哇塞,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幸福的职业吗?”

“有吧,不是有什么【酒店试睡员】,【美食评论专员】之类的吗?不但能住高级酒店体验有钱人的生活,吃好吃的美食,而且还能赚钱,这些也很幸福吧?”

“但是那些职业的门槛可不低哦。成为美食家的前提是你要真的有一根绝对味觉的舌头和犀利的文字才行。

根本就没有P社要求的这么简单好吗?”

“天天玩游戏而且还有钱拿,这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工作吗?更何况是P社的游戏哎。

相当于游戏还没发售,我们就能第一时间玩到了呢,pokeni的游戏可是出了名的高质量啊!

尤其是在剧情方面,如果能成为测试工程师的话,不就相当于提前知道了脚本内容了吗?”

“呵呵,那也得你能应聘上才行啊!”

……

这个年代当中,游戏QA还没有能成为一个非常固定且受重视的职业。

虽然很多发行商对游戏质量有高要求,可大多数的游戏开发公司都觉得没有设立这个岗位的必要,而是通过像之前pokeni所采用的内部人员通跑的方式来进行。

最早的QA大概也是在这个年代出现的,只不过不叫QA,很多公司设立的职位是让1到2个人来以玩家的角度体验游戏,从而能够清扫开发者视角上的盲点。

简单来说,作为游戏制作者,可能本身对游戏非常熟悉而且毕竟是自己开发的游戏,多少有一些情感因素在里面以至于他们判断上会失真,总是偏向于给自己的游戏打好评。

但真实情况如何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小白】来进行测试。

然后在后来的发展变化当中,对于这些测试人员的专业性和范围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了差不多15、20年以后的职业QA。

他们不仅仅要承担一部分的玩家功能,给策划提出意见,同时要把控产品质量,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在知识领域和专业水准上其实有着很高的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