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文武百官分列而站,一张张或平淡或紧张或或心思不明的面孔微微垂着,随着内侍一声高声传唱:
“陛下驾到。”
只见一队侍卫手执木制兵器鱼贯而入,随后八名宫女打着长柄团扇簇拥着南楚皇帝从大殿的侧门走入,一个九岁大的孩子走上高台端坐在龙榻。
那孩子身着黑色镂金龙袍,头戴珠帘玉冠正襟危坐,小身板崩得笔直,表情严肃,但珠帘后那四处躲闪的眼神,流露出他此时此刻的害怕。
早朝还没有开始,大殿百官右首的位置还空在那里。
伴随着内侍又一声高声传唱:
“摄政王到。”
百官们瞬间打起精神来。
武英殿外走进一位头戴嵌玉紫金冠,身着黑色绣蟒纹长袍的俊美男子。
他走到大殿的中央站定,向龙塌上的皇帝拱手行礼。
“参见陛下。”
百官跟着跪下行礼:
“参见陛下。”
龙塌上局促不安的小皇帝,看到这一礼,苍白的小脸渐渐恢复一点血色,他强装威严地开口道:
“众爱卿平身。”
楼越离放下行礼的双手,挺直身体,走到右首的位置站定。
皇帝撇了一眼楼越离的方向,向面前的百官问道:
“众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臣有本要奏。”
怀远将军罗原上前一步,躬身道:
“启奏陛下。现如今大周与西戎正在交战,大周南部兵力必然空虚,我们应当趁此机会,派兵北上,夺取长江以北,扩张我南楚版图。”
户部尚书刘恢也上前一步,“臣附议,正所谓王业不偏安,今我南楚国富兵强、粮草充足、军马雄壮,正是开疆扩土的好时机。”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大殿中许多文武大臣都站出来附议。
群臣的提议声此起披伏,义正言辞,坐在龙塌上的小皇帝六神无主,他站起来求救于向下方右首的摄政王楼越离。
“皇叔,对此事有何看法。”
摄政王楼越离侧身说道:
“陛下,朝臣们所言甚是,我南楚虽百余年未经历战事,但若真能如户部大人所言国家粮草充足、军马雄壮,那挥师北伐又未尝不可,请陛下圣裁。”
大殿上一时鸦雀无声。
“咳。”大殿百官左首的位置站着的涿安王楼泓轻咳一声,面带微笑的说道:
“摄政王,既然已经同意百官的请求,那就不必太过担心粮草问题,户部大人敢当着陛下的面这么说,必然是做好万全准备,你说是不是,刘大人。”
户部尚书刘恢躬身向前向摄政王行礼,说道:“是是,摄政王无需担心,下官一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
涿安王看楼越离没有表态,接着说道:
“既然北伐的决议群臣们都没有反对,那么眼下最要紧的是选出一位能堪当此大任的主帅,不知陛下心中有何人选啊。”
突然被提问的小皇帝有点不知所措,他结结巴巴的说道:“皇叔公,您觉得谁合适。”
“陛下,兹事体大,臣可不敢擅自做主,不如问问司徒大人意见,您说呢,王大人。”他转身问道。
“哼。”站在左下方第二个位置的司徒王攸冷笑道,“涿安王要是心中已有人选就趁早说出来,何必在此故弄玄虚。”
涿安王环顾四周见无人说话,走到大殿中央,拱手行礼,说道:
“陛下,北伐一战,事关我南楚国威。胜,则可开疆扩土,雄霸中原。臣认为,此战非摄政王亲征不可,望陛下恩准。”
此话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殿上群臣,议论纷纷。摄政王楼越离眼中亦是闪过一抹异样,终于是等不及了。
看百官只是议论不作表态,户部尚书刘恢站不住了,他上前一步,跪在大殿中央,苦口婆心、辞情恳切对皇上说道:
“陛下,北伐之事,朝廷已经议论数日,如今大周和西戎的战事正酣,正是我们出兵北伐的大好时机,若再如此犹豫不决,南楚将要错失良机啊,陛下。”
他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两排的百官纷纷效仿,出列跪在大殿上,请求道:
“臣附议,陛下下旨任命摄政王为北伐主帅。”
“臣也附议,请陛下下旨。”
珠帘的小皇帝看底下跪了一片请求摄政王亲征的大臣,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无助地看着站在下首的楼越离。
楼越离依旧站在那里不置可否。
朝臣们跪在地上,面面相觑。
沉默片刻后,骠骑大将军李昱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北伐战事关系重大,臣不才愿为摄政王先锋,攻城拔寨,踏平大周。”
“李将军忠心可嘉,越离啊,表个态吧。”涿安王也站不住了,急切对楼越离说道。
摄政王楼越离整理一下衣袍,脸色肃穆走到大殿中央,向龙塌上的皇帝拱手行礼。
“陛下,臣愿为北伐主帅,开疆扩土,扬我国威。”
小皇帝快步走下高台来到楼越离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