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我的证明过程。”
林知熠换上一块新的黑板,然后开始书写,“首先,杨-米尔斯理论的基础是规范场论,在这个用来描述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基本粒子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来相互作用。”
其实林知熠很想按照大家能理解的思维来讲解,但是没有办法,即使她怎么降低理解的水平,整个猜想的难度摆在这里。
大概在顶尖问题上,只有极高天赋的人才可以理解。
“假设有两个粒子A和B,他们分别带有电荷Q-A和Q-B。根据经典电磁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用昆仑定律来描述,即:[F-{AB}=\frac{1}{4\pi\epsilon}......”
“这里的r是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但实际的情况要复杂很多,因为还需要考虑量子力学效应。现在设想一种机制,当A和B粒子靠近时,它们会产生一个额外的能量势垒,即所谓的缺口。”
林知熠挥手,示意旁边的王叔重新换黑板。
算起来,这样大的黑板已经换了好几次。
也就只有林知熠可以做到,整个论证过程使用到了包括但不限于路径积分法、微扰法、重整化群计数等,这些都是研究生级别的物理知识。
如果是一般人来证明,其完整的论证过程需要数百页的数学推导和物理论证,但林知熠不是普通人,她可以用十页以内的纸来证明。
所以当林知熠讲到这里,直播间的人基本上全军覆没,能完整跟上她思维的人为零。
但他们也不能因为自己听不懂就说林知熠没有证明成功,只能说他们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理解她的证明过程。
大概林知熠也懂直播间这些顶尖的科学家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理解,所以剩下的猜想,她直接火力全开,自顾自地讲解!
林知熠依次证明了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还有描述了阿贝尔簇的算术性质与解析性质之间关系的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证明过程。”
当她停笔转身时,不管是录制现场的人,还是直播间的人,都为林知熠庆贺。
林知熠对着众人笑笑,扭头让Bina把刚才她的证明过程全部整理好发布到网上。
“喀嚓!”
眼疾手快的摄影师拍下这张照片,照片里,林知熠背后的黑板上写满了论证猜想的各种符号,而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黑板左下角对AI说话,脸上的微笑是一贯的轻松随和。
无论是她手上戴的手环,还是身边的AI,亦或是身后的论证过程,以及这张照片是拍摄于国际冲突发生后的背景,足以说明她极高的智商天赋,而这张照片同时也成为她的经典照片之一。
有很多花了毕生精力来证明某一个猜想的数学家更是崩溃了,不仅是因为林知熠在很短时间就完成他们一生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听不懂林知熠的猜想证明过程。
不过无妨,数学界、物理界承认林知熠完场这一壮举。
当天,《纽约时报》评论说林知熠证明六大猜想是数学、物理发展,也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里程碑,全世界更是用‘东方的爱因斯坦’这样的标题来形容她。
而这些形容词,大概只有这句最能诠释林知熠:一位足以左右世界发展进程的人。
紧接着,全球多个核心数学组的专家们打算把林知熠的演讲翻译成文字解说版本。
不过他们应该要花好几年,甚至于每一个的解说版本大概是好几百页,也许到这时候,这些数学家、物理家们才能听懂。
剩下的就是给全世界数学家时间,等他们理解这些猜想过程。
“我们开始录制综艺吧。”林知熠看着沉默的众人,她率先询问同款脸的导演。
还是身后的助理推了推他,导演才回过神,紧张结巴道:“啊,录...录制...好.....”
怎么突然的吗?
刚刚才结束了伟大的事情,结果现在就说要录制综艺,怎么对比之下显得他的综艺很low,不是很想在全世界面前丢脸来着。
最后导演还是选择改变了游戏规则,变成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原本决定的是冲击类游戏,开玩笑,他不敢让金贵的脑袋有任何损失。
不仅是导演哆哆嗦嗦,就连节目组的艺人都毕恭毕敬,其中杨会欣都快被吓死了,她是最恭敬的,都快直接变成狗腿子了。
旁边坐着的妹妹杨书苡脸上神色也很复杂,刚才她收到了导师贝色麦教授的留言,表示想认识林知熠,接着又补充说如果对方不愿意就算了。
要知道当初她去求学的时候,她可是多次联系导师才获得了三十分钟的聊天机会,在聊天中她必须要让导师同意收下她,但现在是导师求着见林知熠。
如果说杨书苡的情绪是复杂,那么林语柔就是嫉恨。
当林语柔走进一中四班的时候,不出意料听到他们在讨论林知熠,言语中尽是恭敬,对比平日对她说话的瞧不起完全是两个样子。
“我爸说想和林知熠一起吃饭,让我也想办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