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端午(1 / 2)

这两天,一直有外村人找上顾家,问他们家还卖不卖粮。而顾家的统一回复是:“不卖了,粮已经卖光了。”

虽然顾家此次买回来的粮食只卖出去了一万斤,还剩下几千斤,但是顾亮是绝对不愿意以三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别村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同村的人根据自家实力买上一些粮食,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能过的好一点,这也是他为什么买糙米,不买精米的原因。精米可比糙米贵上许多,最好的精米甚至比糙米贵出好多倍,他们这种小村可没人吃得起。

虽然现在粮价还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在往后,粮价肯定是日益增长,现在能便宜买一些日后的处境也会更好一些。

独木难支,合抱成林,在古代这种宗族社会里,还是人多好干事一点。当你周边都遭了殃时,你肯定是不能独善其身的,所以顾亮才会考虑到卖粮给村里人。

这次卖粮村里已经有七十多户来他们家,说明现在有七十多户偏向于他们家,虽然有点靠利益驱动,但是比刚开始已经要好上许多了。

至于村里的那个王里正,此时正在屋里气的不行,因为他老婆也想去顾家低价买一点粮食,可他偏不让。他认为作为里正,不能和村里人一样,去排队买那便宜的东西,太丢面子了。

过两天是端午节,是年中的大日子,一般也是女婿给岳家送节的时候。李氏自然不用多说,肯定不会回娘家了,而陈氏则想趁着自己肚子还小,回趟娘家看看。

由于陈氏娘家较远,又要经过许多山岭丘地,吸取了年前的教训,顾亮便顺理成章的被抛下了,只让顾亮的妹妹大妮陪同前去。

路途较远,再加上顾老太准备的节礼都是重东西———粮食,所以三人便赶着家里的骡车走了。牛车虽然稳重,但是论速度,还是骡子比较给力。

闲着无事的顾亮便准备和家人一起去莲花镇上凑热闹,过个节。而李氏则嫌镇上人多,怕出什么意外,选择待在家里。

不得不说,李氏自从怀了这胎之后,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以前最喜欢凑热闹,行事也最为莽撞的她,现在整天像个待出阁的小女子一样,整天躲在屋里,或在院里转悠几圈。当初在村里那群小媳妇面前炫耀得瑟的劲儿也过去了,整个人都沉稳了。

虽说在屋里待着,但李氏手脚也没停过,一直在缝缝补补,替她肚子里的孩子准备衣物。不光是她自己肚子里的,就连她嫂子陈氏肚子里的她也给准备了,一式两份,谁也不缺。

刚开始顾老太都以为李氏魔怔了,要知道李氏虽然手艺不错,但是最不愿意干这些手上的活路的,弄的顾老太差点准备去请灵虚道长来家里做做客,顺便驱驱邪。

此次出门,最高兴的当属二妮和春妮了,最近因为李氏的缘故,她们俩也连带着被李氏抓去陪着练绣活。乡下的丫头向来是野惯的,虽然从小也会跟着学一些针线活,但是那都是偶尔的事,只有定了亲才会整天在闺房里绣东西,可不像现在这样。

两个丫头是十万个不愿意去弄什么绣花的活儿,绣一上午还绣不了拳头大小的地方,实在是没什么成就感。她们喜欢的是和姜氏兄弟二人一起练刀,和村里小孩一起玩打仗游戏,带着一群小孩在山头当‘土匪’。哦,顺带提一下,大妮二妮春妮自称为‘兰溪三霸’,三朵霸王花在村里好生威风。

所以这次出门算是她们这半个月来最开心的事了,一路上玩闹个不停。

端午也是赶集的日子,所以一路上到处都有人朝镇上走去,还没进镇就能提前感受到热闹。

虽然天干,但是集市还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依旧人多,依旧热闹,只不过今年物价比去年都涨了一点,特别是吃食,涨幅最是明显。

因为今天是节日,集上多了不少时兴的东西,诸如艾草、香蒲之类的这些东西,一摆就是一排,十分壮观。艾草这东西值不了几个钱,挖点根种在村里田坎上,年年便有的收。相对于新鲜的艾草,干的艾草更受欢迎。因为艾草年份越久,药效越好,就和新会陈皮一样,素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兰溪村这边一直有用艾草给新生儿洗澡的传统,生病感冒也会用艾草熏,不舒服也会用艾草泡脚,所以家家都会备着。

今天集市有人在售卖蕲州的陈艾,顾亮看到了后便买了一捆。蕲州的艾草又称蕲艾,是很有名的道地药材,被李时珍称为蕲春四宝,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他,所以还没有蕲艾这个名字。相对于其他艾草,蕲艾药性最猛,最适合用来治病,反正这东西也不贵,一文钱便能买一把。

除了艾草、香蒲,应季的最多的便是买彩绳、彩线的了。彩绳戴在手上,彩线拿去绣香囊,在这个衣物颜色稀缺的乡下,五彩的颜色很是吸引人。

其他的特色便是卖鸭的卖鸭蛋的,以及卖粽子这些吃食了,只不过这些东西农家都会自己做,并没有太吸引人。

在他们莲花镇,端午节最闹热的,自然是那一年一度的拔河了,毕竟是村与村之间的对决。

等到顾亮和家人来到湖边,发现和往年一样,拔河正对应的湖边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找了半天,他们才找到一个偏僻的岸边,可以斜着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