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品酒(1 / 2)

在松开大熊后,顾老太在屋里等了片刻,眼看围墙后又出现了一个人头。

顾老太果断从后面放出来大熊,大熊此时也很迅速的的跑了出去,几息后便听到了大熊的犬吠声,以及人被吓到的呼喊声。

顾老太连忙打开了大门,此时那人已经被大熊追的跑到下面油菜花田了。之前有围墙的遮挡,顾老太没瞧出是谁,现在有了整个身影后,顾老太一眼就看出来这人是村里的李癞头。

说起这李癞头,一家人也都是奇葩。家里最老的那个被村里叫做李癞头,李癞头的儿子也被叫李癞头,李癞头的孙子也叫李癞头,一家人都被村里人叫做李癞头。不过也不怪村里人把他们全家爷们都叫李癞头,实属他们在村中就没干过一件好事,尽是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老的带小的一起干,小的长大了带新的也一起干,老的干不动躺床上了,小的又替补上了,还青出于蓝胜于蓝。

以前老的顶多手脚不干净,偷别人家一些地里的菜与瓜果什么的。这小的李癞头比老子更厉害,偷东西偷人家来了,村中没几个人家没有没被他偷过鸡蛋、腊肉什么的。当场抓住了还好说,拿回来就行了,要是没抓住再上他家要,不好意思,家里比他们脸还干净,主打一个什么都没有。

一家三口都是老爷们,没一个女的。老的媳妇早饿死了,小的隔三差五挨顿打偷偷跑了。而最小的李癞头和顾亮差不多的年纪,已经成了一个活脱脱老癞头,什么都干,就是不干好事。

对此兰溪村的人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一切照旧,人家没有杀人放火,官府也不会管。除非你塞钱能让他坐几个月的牢,但是那样亏的不还是自己吗,所以一来二去兰溪村的人只能防着他,无可奈何。

赶走李癞头后,顾老太也准备关门回去。这时附近几个村民却喊住了顾老太,问她家酿的什么酒,他们隔了老远就能闻到。

顾老太瞧着这几人,都是村里有名的几个‘酒鬼’,看他们的意思明显是闻到顾家有酒,想进去上门喝几杯。

但是顾亮还在里面蒸馏酒呢,她孙子特地吩咐过,在他们结束前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于是顾老太只能笑着说:“几位老大哥鼻子真灵,我家的确酿有好酒,不过这酒还没有成呢,改日一定请大家喝上一杯。”

说罢,顾老太便将门给关上了,生怕自己说漏嘴,或是让几个人给放进来了。毕竟都是一个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多了还不让进来不太好,干脆不等他们回复便关上门了事。

顾老太这边是关门了事了,外面这几个‘酒鬼’却叽叽喳喳的吵开了。

一个说:“有这么好的酒还藏着掖着,白在一个村里待这么多年了。”

一个拈酸带醋的说:“老弟,你是不知道,顾家如今是富贵咯,这连牛也买了,上个月还看他们家买了几车的坛子呢!”

一个怨恨的说道:“你们倒也摆了,想当年,这顾老汉成亲时,他家生活困难我还借了一袋米呢。如今啊,世态炎凉啊。”

一个看不下去的人说道:“这都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拿来说。论道理我还是顾老汉他大伯媳妇家的堂侄子呢,他都没给我喝上一口,还能有你的份?”

几个人在外面叽叽喳喳小气的讨论了半天,顾亮这边第一轮蒸馏已经好了。一锅的高粱浆已经被熬干,刚好装满一个中坛,差不多五十来斤。这个坛子顾亮试过,差不多能装五十来斤的水,也就是第一锅出了五十来斤的酒。

第二锅也紧接着第一锅开始,不过第二锅出酒的量不如第一锅,坛子才装了八分满。

由于是第一次做,没什么经验,所以顾亮第一次做酒只用了一百斤的高粱,折算下来一斤高粱出了一斤酒。顾亮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这样算下来不不包含人力成本,一斤酒才三文钱。

新出的酒,顾亮试了一下口感,对于喝过白酒的他来说,是清香又润滑,不辣喉咙。按照后世白酒的分法来说,他这个酒是液态发酵时间较短,属于清香型,酒精度数在四十多度。

虽然四十度对于白酒来说不算太高,但是在这个黄酒最高只有十几度的时代来说,已经算是很烈的酒了。所以顾亮也不打算再度蒸馏提纯,真要搞到六十多度,也没几个人喝的下去。

顾家的大人见顾亮喝了一口露出满意的表情,就知道酒已经酿成了,纷纷表示忙了这么久也要喝上一些犒劳自己。

于是顾亮让家人都去拿东西来装,自己这酒是要拿出去卖钱的,不能直接用酒杓喝。

众人听后连忙去厨房拿东西来装酒,不到一会便回来了。

“爷,你这拿的东西也太大了不,哪有拿汤盆来装的啊!”顾亮被众人拿回来的器皿给吓到了,手里拿的东西一个比一个大。自己娘陈氏还好,拿了一个正常的酒杯。而自己的亲爹与二叔,拿的是平时吃饭的碗,更夸张的是顾老汉,捧了一个比脸还大的汤盆。

不过顾老汉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道:“平日里你奶总是不让我喝,说酒贵。今日有自家酿的酒,那还不得喝个痛快。你放心,你爷爷喝酒不说海量,这一盆是没什么问题的。”

顾亮倒不是嫌弃顾老汉他们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