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诏安!一定要诏安!(2 / 3)

这样的名将种子给逼反的。

别看镇南义军的头领有几十位,其中更不乏王焕、杨温、韩存保这般的将门或名门子弟,但是在刘仲武看来,其中真有名将之天赋的人物也就张开一个。

也正是出于对张开的忌惮,刘仲武却才与对方拉开了至少三县府之地,遥遥对峙。

而双方之间的府县就成了一个较为致命的陷阱。

早先何执中有些不明白刘仲武为何要在庐陵裹足不前,他便派遣自家学生兵出永丰,进占吉水,结果那几个进士出身的书生自恃高傲,认为贼军不堪一击,却拥兵一路北进,又连下峡江、新干两县。

直到他等兵过百丈山,却被张开率伏兵从高处一波平推,乱军中何执中的学生死了俩,被俘了三个。

然后张开又一路反推到了吉州的吉水,与闻询赶来的刘仲武对峙于城下。

你以为这就完了?

其实不是。

是时,梅展与好友王文德、项元镇等三人率领本部精兵万人,自吉州的永新秘密出兵,出其不意的袭占了太和县,其中王文德一部抢攻万安县时,却被刚刚抵达万安的陈从善率部击退。

随后陈从善率精兵兵数千顺赣江而下,突袭太和县。

这时候,梅展正好率大部兵马北上庐陵,意图攻刘仲武后路,接应张开。

再加上南下万安县的王文德意外失利,来不及回防,导致守御太和县的项元镇措手不及之下,被陈从善突袭活捉。

而此时来自荆湖南路的宋军从茶陵而来,攻占了梅展所部的后路永新县,由此梅展所部军心震荡,一万精锐溃散大半,只剩下三四千人,别说接应张开了,能保证自己不被刘仲武和尾随而来的陈从善围歼就不错了。

但这个时候张开却在战场上开了无双,几乎将刘仲武所部重创,逼得刘仲武不得不让开道路,放梅展残部北归。

最终宋军与义军在吉水城下打了一场烂仗,双方算是两败俱伤。

不过刘仲武却与抵达战场的陈从善商议之后,却用项元镇秘密换回了何执中被俘虏的三个学生。

由此陈从善算是名声鹊起,成为了宋军中公认的一员骁将。

本来在何执中的设想中,以陈从善的能为,理应被调派往抚州的临川充当方面之将,负责统领一路兵马围攻洪州。

而刘仲武因为戴罪之身,当不得此责。

奈何陈从善是有后台的,因他被曾肇说服坚定了立场,算是彻底投入了曾氏的怀抱。

前面说过,曾肇是曾布弟弟,而曾布则是当朝宰相,与何执中乃是竞争对手。

而且曾氏老家便在与抚州相邻的建昌军的南丰县,其家族在本地的势力极大。

何执中想要调动陈从善,却得先问一下曾氏答应不答应。

曾肇当然不想让陈从善成为何执中建功立业的卒子,故而在些个不为人所知的暗中博弈之后,陈从善便成为了驻守万安县的权(代)统制官,充当刘仲武部的后援。

何执中的想法是,既然你曾氏陈家子不为我所用,那你也别想着再立功勋给曾氏增光添彩,且在后方待着吧。

当然,不论是何执中亦或者其它明眼人都很明白,这场剿灭叛贼的战争有点打不下去了,除非新君和朝中重臣们能豁出勇气,冒着弃西北战场于不顾,再把整个江南打烂的代价,调西北边军南下平叛。

就好似未来方腊在江南起义时那般。

但是方腊起义那会儿,却是方腊自己作死,那啥尚未成功,就急不可耐的登基称帝,却不知这是在逼着大宋君臣将本欲北上抢夺燕云之地的西军调来江南平叛。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句话不仅仅是朱洪武逆夺天下的秘诀,更是历代造反者成事的不二法门,包括未来也是如此。

好在王焕等人脑子没出问题,不曾犯下些忌讳。

而登基不久的赵官家也不是个有雄才的,朝中的官员们更担负不起糜乱江南,毁弃西北的责任。

于是乎,诏安贼军就成了所有有脑子的朝臣一致认同的共识性策略。

问题的关键是,由谁去与贼军谈判,以何种待遇诏安贼军,又由谁得享诏安的功劳?

本来嘛,何执中身为平南帅臣,亲临江南一线,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一个。

奈何他在江南干的业绩有点不尽如人意,贼军之所以做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何执中用人不当,处事不明所造成。

看看贼军的主力,其中大部分都是原本调来江南平叛的北方军将,甚至连贼军的大首领都是原洛阳守备兵马都监,名将王韶之孙王焕。

伱要说王焕不忠于大宋,那绝对不可能!

王韶一代名将,军中故旧甚多。王焕致富王厚如今正在西北边疆,与西夏人杀的昏天黑地。

王焕自己也是从西北疆场上拼死冲杀,立功无数的猛将,他本该拥有更高的名位的。

只这厮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因故选得个洛阳守备职,与些个教司坊女儿柔情蜜意,风流之名人所共知。

而王焕反叛的因由,却也被人宣扬的尽人皆知,包括东京城里都广为流传。

直娘贼!你何执中的学生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