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有天份也要常练习(1 / 3)

几万人捧场的演唱会,强化表现力而弱化旋律是必然的事。

这么多年以来,去旋律化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古典严肃音乐的没落,流行音乐的崛起,摇滚只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旋律音乐不重要,以后也火不起来,它只是在我们不经常关注的领域,继续焕发着勃勃生机,比如影视剧、电子游戏的背景音乐,宣传广告,主题曲等领域,

这些,都不需要金尚这个业余从业者多说,在场的都是内行,音乐理论更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件事,我考虑考虑,后天录音过后,咱们再详谈。”

赚钱的事,金尚一点都不含糊。

今夕文化第一次策划大型演唱会,一旦搞砸了,损失的不仅仅是名声,还有实实在在的金钱。

“不过……”

挑衅地看了梅逢春一眼,金尚十分“客观”地说道,

“如果你下定决心试水女子摇滚,自然最好,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为什么摇滚青年们大多以乐队的形式展现,而且基本都是创作歌手?”

梅逢春撇了撇嘴,很爽快地答道:

“这还用问?因为摇滚音乐表达的就是自己,只知道唱‘别人的摇滚’的乐队和歌手,都不入流。”

金尚十分认同地点点头,继续解释道:

“你明白就好!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其实挺难的,尤其是两名创作歌手之间,经历不同,道德水平和认知有差异,对同一件事物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暂且不提摇滚,对《最初的梦想这首歌,戴义琴当初也想过让摇滚元素更加浓郁一点,我没有同意。有些东西,恰到好处就行,过犹不及。摇滚,其实是一个人表达欲的升华,刻意追求,没有必要。”

以前,金尚也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这一点,但是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来,自从上过电视节目,在全国观众面前表演了一次吉他弹唱后,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以前到底缺的是什么东西。

说白了,还是不自信。

抄的毕竟是抄的,那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作品。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不要指望别人对你感同身受!音乐是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和信仰,立于世俗生活之上的文化共识,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感情沟通的桥梁。只有原创者才能真切地把握到每一段旋律和节奏中想要表达的东西,进而演绎出来,让听众接受。”

“所以,摇滚歌手,其实相当考验天赋与才华?”

金尚说的几段话中,无不透露出了对梅逢春的看好,以及难以言喻的担心,后者也很清晰地听进去了,

“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只是基本门槛,真正想要登堂入室,需要我本人真正认同、热爱、创造并展现给大家看?”

“对!我手里确实有一些质量上乘的成品半成品摇滚佳作,但是……”

金尚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

“我的《最初的梦想和戴义琴的《最初的梦想,风格都有很大的区别,明明是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带给人感觉大相径庭。我希望,你也能有自己的坚持,而不是我给你什么,你就唱什么。”

“还真是创作者才能有的余裕啊!”

有点认同,但又不是完全认同的梅逢春回应到,

“业界很多歌手,抢佳作都快打破头了,哪有挑挑拣拣的资格?创作歌手,只要能被大众接受认可,那就是引领一个时代的天花板级大明星。看来,你的存货,比我想象中的要多不少!”

“总之,自己的音乐之路,自己把握,回头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我才是个即将迈入大三的学生,你以职业音乐人的标准衡量,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我承认你在歌曲情绪表达和流行元素的敏感度上确实很优秀,但是,太小看专业知识积累的巨大作用,是不是太傲慢了?”

“我又不是职业从业人员,只要制作出满足要求的歌曲就行了,专业的事,有别人帮我……”

说着的金尚指了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停止了寒暄,一直在看两人热闹的骆洋和张骞。

“天才只要干好创意和表达的顶层设计,如何实现与填充,让别人给人打下手?”

骆洋和张骞对视一眼,附和道:

“包括我和张老板在内的大多数音乐人,其实都是在干‘匠人’的活,真正的艺术,可能真的需要小金总这等不拘泥于俗套的人来玩。创意与创新,确实得有激情与活力的年轻人来干,等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认知有局限,也就跟不上时尚潮流的发展了。当然了,干一干不需要太强创作水平的技术活,还是拿捏得住的。”

这次戴义琴的演唱会,一直合作的骆洋和张骞,肩膀上的担子不轻。

这可是近几年国内难得的大活,拎得起来,以后的路就走宽了,可要是搞砸了,下半辈子的事业很难有起色了。

人这一生,难得遇到几次真正改变命运的大事件,今年确实是在座的各位发迹的一年,着实干了不少大事。

“张老板和骆大哥还是谦虚了一点,匠人的谦辞太夸张。音乐创作,其实很也需要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