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别无选择(三更!)(2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682 字 6个月前

相比之下,曹操何等残暴言而无信,那都是众所周知的!你们要是投了曹操,曹操转头就会让你们打先锋、去打车骑将军!到时候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吴懿一口气说了一大通,最初几句话时,军心汹汹,人群都几乎弹压不住。

但好在吴懿语速快,一下子把道理讲清楚,说到最后几句时,终于稳住了大部分士兵的人心。

所有人都顺着这个粗浅的道理往下想,觉得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刘备是有信用的,这一点天下皆知,既然刘备答应过、只要我军投刘,就不用再参加后续血战,那多半是会兑现的。

曹操的信用,可比刘备差多了。大伙儿要是投了曹操,还不马上被当成炮灰消耗掉?

而且曹操确实做得出来这种事情:历史上两年后曹操南征刘表,刘琮倒是立刻投了,但曹操转头就让刚投降的荆州军去打前锋、跟东吴打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时曹军损失的水军,其实大部分是刘表的降军。可以说是投降了都没好日子过。

这事儿如今虽然还没发生,但此前曹操类似的举动也不少,名声臭了之后,地方诸侯的武装在这方面就不信任他了。

换言之,对普通士兵和军官来说,能不能投曹?这个问题要看时机。

如果你投了曹之后,曹操短时间内没有别的仗要打,那你是可以投曹的。

但如果曹操眼面前就有另一场很紧迫的仗要打,这时候就绝对不能投曹,投了也是当炮灰。

现在吴懿把这个最粗浅的道理挑明了,下面的士兵人心也就重新凝聚起来,对于吴懿杀了杨怀高沛俩投降派副将,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其他还活着的益州军部将,也一下子刷新了对“吴大帅”的看法。

没想到“吴大帅”对大是大非的道理,看得还挺透彻,几句话就把弟兄们的祸福得失分析清楚了。虽然杀了两个投降派的副将,却依然稳住了军心。

不过走到这一步,也算是彻底把投曹动摇的路子堵死了。将来夏侯渊肯定会报复,己方只能进一步做好营地防御,同仇敌忾等刘备来夹击。

……

因为吴懿杀杨怀高沛、清洗投降派,是发生在王观走了之后。

所以王观当时并不知道吴懿已经下了决心、跟曹军决裂。

他回到曹营后,还跟夏侯渊稍稍表功卖弄了一下,表示自己任务完成得很好,吴懿和杨怀高沛都有投降的心思,只是还在犹豫动摇,是担心开出的条件不能兑现。

夏侯渊闻言,连忙表示:“肯投降就好!肯投降就好!荣华富贵都是可以商量的!他不就是要个保障嘛,咱想办法给他们!”

夏侯渊非常重视这事儿,既然自己一时想不到如何取信于对方,他就赶紧招来贾诩。

贾诩来了后,大致听了王观的转述,又跟夏侯渊商议了一下具体的哄骗伎俩,顺便把投降条件也列得更加真实细致,就差让夏侯渊在两军阵前指汉水为誓了。

应付完这些基本操作后,贾诩又全盘梳理了一遍吴懿和杨怀高沛的反应始末,举一反三补充献策道:

“将军,我以为我们应该做两手准备。前日我建议派人劝降,也不过是投石问路,未必真就指望劝降吴懿,只要能瓦解敌军斗志、让他们人心自乱,便不算白费了。

从现在试探的结果看来,吴懿此人果然是敌军三将中最为死硬的,听说他跟刘璋家族也有些亲缘故旧。如果这次他真是担心投降待遇不好,那我们就按照刚才的最新商议、保证给他高官厚禄。

但如果这是吴懿的缓兵之计,那也不可不防。所以王曹掾,此番你去之后,要见机行事,如果吴懿还继续找借口推脱,你可持此信私下里找机会秘会杨怀、高沛,告诉他们:

吴懿和他们都来降,则吴懿为乡侯,他们为亭侯。如果他们刺杀吴懿来降,那么他们二人皆为乡侯。另外,还可以额外许以如此条件……”

贾诩满脸阴坏,把他的说辞细节细细梳理了一遍,王观赶紧全部牢记在心。

夏侯渊听了贾诩的话,也是微微吸了一口凉气:“这事儿有把握成么?”

贾诩无所谓地摆摆手:“能成最好,不能成也能让敌军大乱,自相残杀。无论吴懿杀杨怀高沛,还是杨怀高沛杀了吴懿,都是好事。而且这毕竟是最后一招留手,不到逼不得已不能用。能劝降敌军全师收服,当然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