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时代变了(2 / 3)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726 字 6个月前

田畴也是被说得微微一愣,他这些年,见过公孙瓒的招揽使者,也见过袁绍的招揽使者,都是客客气气的,想要争取他这种中间摇摆力量。

赵云跟此前的人都不一样,一方面固然是赵云位高权重,另一方面,怕是也有“幽州已经太平了,骑墙派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的考量。

不管事实如何,至少赵云肯定是很想展示这一点的。

田畴也不好明着抗拒官府,只能说些场面话:

“将军言重了,畴岂敢视徐无为法外之地?畴山野散人,得本地乡老推重,于官府难以管辖之地维持秩序、防范鲜卑、乌桓劫掠。

畴既无求荣华富贵之心,也无恋栈贪权之意。只要将军能说服本地乡老,重归官府治下,畴并无所谓——不过,本地百姓,本就是因仇恨公孙瓒滥杀无辜、犯上弑主的禽兽之行,才不甘与之为伍。

便如田横五百士义不辱齐,虽不愿抗汉,亦愿隐居海岛,不与为伍。赵将军想要百姓重归治下,还是不要用强的好。”

赵云听他这般长篇大论,不由笑了。

不是那种蔑视的笑,也不存在挑衅,只是那种非常纯粹的、对井底之蛙的怜悯的笑。

类似于人走在马路上,看到旁边一条小动物跳水沟没跳过去、然后掉进窨井盖的那种笑。

“公孙……伯圭是公孙伯圭,车骑将军是车骑将军,翻那些陈年旧事作甚。”赵云笑够之后,云淡风轻地一句话,就给事情定了调子。

公孙瓒毕竟曾是他故主,虽然最后犯了大罪众叛亲离,赵云不想以官职称呼他,但也不至于直呼其名,折衷一下那就称字吧。

他此番来的使命,也是诸葛瑾跟他分别之前,就交代过的。包括很多应对态度、措辞策略,也都是诸葛瑾反复教过,后来一路上周瑜也跟他排练对抗过一番。

所以哪怕赵云不太擅长政治,他今天也知道大致该如何应对。

而且他老婆也跟他一起北上来幽州了,每天在家里都能跟他排练说辞,或许这就是娶了诸葛家的女人,各方面才智都会有所加成吧。

田畴见赵云撇清,连忙自辩:“赵将军说得太轻描淡写了吧,车骑将军虽有仁德之名,但他也曾是公孙瓒的同窗,便是你,当年也是他麾下。我幽州百姓,感怀伯安公刘虞恩德,誓死不当弑主之贼治下之民,宁可归隐,难道也有错么!”

赵云立刻拿出诸葛瑾和周瑜排练好的台词反唇相讥:“你们若真是感念伯安公恩德,那公孙伯圭死后,袁绍执掌冀州时,为何继续隐居化外?

袁绍极盛时,可是得伯安公嫡子刘和投效,颇得其故旧人心,也打起了为伯安公报仇的旗号,你们却继续隐居不受官府管辖,有些说不过去吧?”

田畴露出一个“不过如此”的微笑,淡然反驳:“果然不出所料,赵将军身为车骑将军麾下,却为袁绍鸣不平,为了广土众民,已经如此无所不用其极了么。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袁绍虽然打起了为伯安公报仇的旗号,但他用心不良,只是在利用心怀伯安公的士民,并没有真正安土乐民。

当年张举、张纯谋反,一称天子、一称大将军。朝廷临危以伯安公治幽州,伯安公到蓟后,一纸书信去到丘力居处,丘力居便闻风纳降、并斩送张纯首级献于麾下。此后六年,鲜卑、乌桓不敢反叛,只敢为朝廷作战、讨要一些赏金。

袁绍掌幽州时,可能有如此善政?哼,他为了笼络乌桓为他所用、帮他一起战曹操,只会纵容鲜卑、乌桓劫掠百姓,用边地百姓的家财,换取那些胡人亲善于他。这等小人,我们如何能为他所用?

畴虽不才,但我治徐无多年,至少能保得徐无三县百姓,不会被鲜卑、乌桓劫掠,胡人知我们自守严谨,不敢正视——袁绍做得到吗?”

“袁绍当然做不到。”赵云理直气壮地正面回应,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果然被子瑜猜到了,只要自己拿袁绍来质问,田畴就肯定会如此抨击。

赵云不等田畴反应,立刻挑明了事情的本质:

“伯安公能以赏赐稳住胡人,袁绍却只能任由胡人自行劫掠,这里面的区别,难道只是因为伯安公仁慈、而袁绍无视百姓么?如果先生是这么看问题的,那只能说是浪得虚名,太让我失望了。

伯安公治幽时,朝廷尚未完全崩溃,见边患爆起,也愿筹措钱粮供其支应。自光武、明章以来,朝廷稳住乌桓,让他们渐渐归化内附,靠的是每年冀州出两万万钱、青州出七千万钱,给幽州雇佣胡兵充军。

袁绍治幽时,前后仅有一年,官渡战事便起,此后袁绍于冀州战败,再无钱粮反哺幽州。所以说到底,只是贫富的问题。

如今,幽州归于我主车骑将军治下,车骑将军素来爱民仁德,又全权委任诸侯统筹北方四州事务。

诸侯有点铁成金之能,在南方时,令豫章、丹阳诸郡糜烂数十年的山越之患,消弭于无形。

靠的就是让山越人有途径与汉人贸易、为汉人做工,让他们和汉人都有利可图。这些蛮夷只要吃饱了饭,而且又不用从汉人嘴里抢饭,那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如果一味用强,能够解决胡人之患么?这草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