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不但没封住,还白搭了一个(2 / 3)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161 字 8个月前

事。所以一听到暗示他就立刻允许了,把蒯家也拉下水,大家一起把圆仔汤搓大。

如此一来,其他没有势力的家族便愈发怨声载道。尤其是刘表封江之后,荆南四郡的那些家族,前往武昌经商的渠道也被断了,全部被张允垄断。

原本短短几个月的贸易垄断,也不至于产生过于巨大的利益,民间的反弹和怨怒,也不该积得太深。

反正刘表肯定会保证荆州的淮盐供应,不至于让非买不可的必需品短缺。实在不够的话,荆南四郡的商人也能换川盐济楚的路数,以川盐平替淮盐。

然而,这一个月的情况,却不能以平时的状态来估算。

因为对面的刘备控制区,刚好有几项产品,处在爆发期。

随着鄂县大冶铁矿的开矿、新式灌钢技术的普及,大量廉价的钢质民用工具,被诸葛亮有意识地投入市场倾销,以挑动荆州各大豪强和商贾的神经。

武昌印书局批量印刷的《尔雅和一部分《毛诗,也被临时抽调,低价往荆州贩售——甚至是在武昌学宫本身的图书馆储备都还不够的情况下,就优先满足荆州市场的倾销需求。

毫无疑问,这正是诸葛亮打击刘表声望计策的一部分。

刘表封江,原本不是为了让蔡瑁、张允、蒯家牟利的,是实打实为了阻止人才流动。

但诸葛亮偏偏在刘表下令封江后倾销紧俏商品,故意让敌人赚取垄断差价、故意暂时便宜了蔡瑁张允,结果也给蔡瑁张允拉来了极大的仇恨。

蔡瑁张允还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自己幸运:刚刚撺掇使君封江,顺便控制贸易,结果对面立刻有那么多紧俏不愁卖的好货贩售过来,全部让蔡张蒯三家当了垄断二道贩子,赚得盆满钵满!

汉朝原本是不存在“图书贸易”这个行业的,因为这个时代的书原本都要靠手抄,压根儿不会形成产业。

真正的有钱人不想亲自抄,最多也就是花钱雇点人抄,或者是长期养着门客,让门客闲下来就帮着抄书,总之不存在现成花钱买书的情况,这是真正的无价无市。

武昌印书局卖出来的量贩式《尔雅和《毛诗,在荆州立刻引起了一批有心上进但没有门路找书的、同时还有点闲钱的人的追捧。主要就是些没文化的小地主、由盗匪刚洗白转正的小豪强。

这可是突破世家对知识垄断的契机!

随着印书的传播,大量对刘表封江居心不利的流言,就开始疯狂蔓延。人们对于“蔡张蒯”三角的怨恨与日俱增。

偏偏这一切刚好是在过年前后发生的,刘表也闲着不理政务,所以消息也不太灵通,反应迟钝。

最后还是发酵到了上元节前后,伊籍才发现了这些民间风向不对劲,立刻求见刘表,诉说了情况,让刘表改弦更张。

刘表这才有所醒悟,又找来负责侍卫的王威询问、军中对于封江令的执行,是否有舞弊。

王威也如实陈述,刘表这才动摇,决定找个机会不失脸面地悄悄结束封江令,但已经有些晚了。

……

刘表蒙蔽、迟钝的同时,建安五年正月里,在邓县的黄家庄,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变故。

这天,已经是向朗拒绝刘表征辟后、在黄家庄闲住的第二十几天了,向朗的家人,也都是在黄家庄过的年,只为有机会就方便尽快跑路。

可以说,向朗的去意,已经是非常坚定,刘表被蔡瑁张允蒙蔽的一番瞎搞,让向朗对他彻底失望了。

车骑将军都开始让利优先卖书给荆州人民了!蔡瑁张允还在趁机发这个垄断财!高下优劣,一目了然!

跟着蔡瑁张允这种贪婪之辈共事,怎么可能有前途?

不过武昌方面迟迟没有派船来接应,向朗就只好恳求黄家自己帮着筹措船只。但黄承彦一再表示别那么快刺激刘表,可以再观望一下事态进展。

向朗偶尔靠自己家筹了一辆艘小走舸探路,也都被张允带领的苏飞旧部水军拦了回来,只好继续忍着。

又过了几日,已是上元节过完后两天、正月十七。

黄家庄附近的邓县码头上,忽然来了两条荆州水军的艨艟快船,艨艟靠岸后,就下来了两个军官,只是稍带了几个侍从亲兵,一路来到黄家庄上。

黄承彦闻报,还以为是来找麻烦的,不由有点怒意:“这蔡瑁张允是越来越不长进了,老夫这般配合他们,不给景升兄脸上难看,他们还敢找上门?”

还是向朗劝住了他:“黄公不必动怒,或许是误会,或许是为了别的来的,让晚辈先去应付,若果然是蔡瑁张允胡为,再请黄公出面未迟。”

黄承彦这才点头,让向朗代他处理。

于是向朗带着佩刀的庄丁来到庄园门口,一脸戒备地让人开门。

门口是两个屯长,看上去也衣甲兵器整齐,但并无凶恶之色,也不像是来找麻烦的。

向朗试探相询:“此乃黄公庄园,不知二位意欲何为?”

其中一个屯长拘谨地拱了拱手,又指了指同伴,介绍道:“在下姓魏名延,原是使君派驻南阳协助张绣所部一队率,张绣投曹后,我部幸未被裹挟,千辛万苦回归,又被分到张允帐下,升为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