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年仅弱冠的蒲元(3 / 3)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250 字 8个月前

至于百炼法还是炒钢法还是灌钢法,区别的只是生熟铁的形态。先秦时生熟铁都是大块的,互相叠加锻打,接触面积小,反应速度就慢,效率低,再往后其中一种反应材料渐渐变成小颗粒,就可以炒,反应速度也快些。再往后能让其中一种原料直接是液态,反应速度就更快了。

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最深入浅出方式,来解释从先秦到唐宋的炼钢技术进步,无非就是越往后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效率越高。

这些壮汉们干活非常辛苦,大冬天的还露天打着赤膊,身上汗水依然不断涌出,皮肤都熏成了古铜色。

诸葛瑾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史书诚不我欺,自秦汉以降,古往今来炼铁都是用高炉的,无非不同的时代高炉的尺寸、性能、产量、出产的铁水质地有所不同,越往后越好。

而炼钢的工艺,也跟史书上说的大差不差。

所以,自己也没必要搞什么天翻地覆的大改动,自己也没这个本事。

毕竟他那点知识储备,也就数学课是读完研的,其他物理化学只停留在本科师范生的层面,而文科知识更是只有高中教培水平。超出化学课本上的东西,他也不懂。

这次来,具体该干点什么,诸葛瑾心里已经有了成算,无非是把炼铁的炉温想办法提升一点,再把生熟铁互相补碳炼钢的反应速度提升一点。

其他原有的生产设备形态,能不动就尽量不动,否则折腾太大、趴窝了可就难办。

而诸葛瑾视察观望之际,蒲元也搀扶了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者过来,应该就是他伯父了。

那老者也对诸葛瑾行礼,口称:“老夫蒲胜,拜见将军。”

诸葛瑾连忙扶住:“老丈不必多礼。”

这蒲胜身体看着还健壮,只是耳目不太聪明,应该是职业病。

诸葛瑾扶着他进屋,在案边各寻了杌子坐下,这才说明来意:

“我此番受主公所托来此看看,就是想找找法子,能不能用更高的炉温、更快的生熟铁渗碳速度,造点好钢,提升兵甲质地,别无他意。

我也素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懂的东西不会乱动,一定尽量保留你们现有的工艺,只是略作改良。你们有什么平素用得不舒服的东西,总觉得费力、不讨巧的,都可以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