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未见郑玄,先声夺人(1 / 3)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340 字 7个月前

十月初一,渤海,青州东莱郡沿海。

诸葛亮站在改造了舭龙骨的大沙船舱顶,瞭望着四周的大海,眼神中依然有些兴奋。

一开始,他对这项出使袁绍的任务并不太热心,觉得没什么挑战,而且还要耽误好几个月时间。

不过,临行前大哥的谆谆嘱咐,让他提起了兴趣。既然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交涉诸侯的差事,那就好好干吧。

以后像大哥那样名动天下,再执行这种任务就危险了。

而且,大哥也考虑到他海上无聊,这次又给他准备了不少卷轴,可以让他闲来无事看着玩。

诸葛亮的数学和物理功底已经很扎实了,数学大致相当于高一读完的水平,物理相当于学完初中力学和光学。这对于汉末的人完全已经够用了。

所以这几个月诸葛瑾给他的培训教材,侧重点又换了。

数理基本功已经不需要加强,最多加入一点天文、历法层面的应用题,增广一下眼界,启发一下思路就够了——就这,还是为了便于诸葛亮后续在高密郑玄面前装个逼,帮袁谭得到郑玄的重视美言。

后世很多人对郑玄的印象,就停留在“当世大儒,师承马融,据说袁绍很敬重他”的层面。

这都要怪光荣公司的《吞食天地里,编造的一個支线任务:说刘备去河北投袁绍前,袁绍恼怒刘备杀其弟,本不想接纳,最后找郑玄拿了“介绍信”,才被袁绍接纳。

但事实上,郑玄绝不仅仅是一个脸谱化的大儒。他的数学和天文、历法水平,是当世大儒中最高的,卢植、蔡邕在该领域都远不如他。

这都得益于郑玄年轻时学兼众门,找数学世家第五氏的传人第五元先学过数学。

据说后来拜到长安马融门下时,马融因弟子太多,有上千人,所以只亲自教授最得意弟子,其他人都靠转授。

郑玄最初三年都没见到马融,后来还是马融被人请教浑天仪的演算问题,他算不出来,有人说郑玄精通浑象,马融才让人把郑玄喊来试试。郑玄果然轻易解出,才进入马融的内门。

所以诸葛瑾才针对性给二弟强化这方面的技能点,好让他见到郑玄后,复刻郑玄当年见马融的经典桥段。

诸葛亮此次还是第一次出海。原先来广陵之前,他甚至连大海都没见过,到了广陵后这大半年里,也只在水利勘测时到海边逛过,但没坐船出过海。

所以最初五六日他非常兴奋,连书都懒得看,每天只是四处瞭望海景。到了第七日上,才逐渐适应,把每天看海景的时间缩短到一两个时辰,而且是分批分次,剩下时间则是好好研读大哥的密卷,并且夜观星象作为实践记录,还写了几首写景咏志的诗赋。

……

这天午后,眼看目的地已近。诸葛亮在舱顶瞭望了一会儿后,忽见赵云匆匆从船后向他走来,便笑着问:

“子龙,莫非快到北海郡了?我记得你跑过一次这条航线,应该对这周遭地形有印象?”

诸葛亮一边问,一边摆弄着手上的水盘和磁针,实践确认他们目前所处位置的角度。从海岸线凸出部的斜率角计算,这应该是东莱郡和北海郡交界的当利县了。

古代的指南针技术,从战国后期到西汉,都是用的司南。

东汉末期开始,有了磁针的雏形,不过还是长条形的。历史上磁针要到两晋才算成熟,彻底演变成菱形。

再要到唐朝,世人才想到在磁针下面加个水盘,让磁针飘着转向,减少阻力。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难度,把磁针打磨得更尖锐、南北极更精准、再加个水盘,都是很容易想到的。诸葛瑾在二弟出门前,就吩咐匠人打造了这种升级版磁针。

还给水盘灌满水后、顶部加了个东海水晶的盖子,防止水晃出来。这样在海上颠簸环境使用,就不用每次重新加水了。如果加海水,磁针会很快被腐蚀的。

赵云看诸葛亮那钻研的神色,有些不好意思打断他的雅兴,所以暂时压着没汇报噩耗。

等诸葛亮玩得差不多了,才听到耳边又是一声弓弦响,这才惊醒。随后便愕然看到赵云站在舱顶,一手持弓,稳稳端平,弓弦兀自微微颤动。

诸葛亮愕然:“子龙你射什么?”

赵云拿弓鞘往后面一指:“没打扰到先生做学问吧?其实刚才就想禀报,我们好像被海贼盯上了,不过看先生这么专心致志,实在不忍打断。海贼船速没我们快,想跑肯定是能跑掉的。

只怕海贼还有别的办法传递消息,到时另有船只包抄,那就不好办了。若先生不介意靠岸骑马,我倒是有办法诱敌,把那几船贼人引上岸,设伏杀之——在这海上,只能以弓箭偶尔射杀,实在不好施展。”

诸葛亮充分尊重赵云的意见,看了看地图,说道:“在这里就近找地方靠岸也可。虽然距离淄水还有些远,但我们可以改变行程计划,先在下密靠岸,去高密拜访一下郑康成公。然后再去淄博拜访袁谭。”

得到了诸葛亮的首肯,赵云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吩咐船队转舵往南,尽快靠岸。

这个时代的航海本就离海岸线不远,最多一两个时辰就能登陆,当下赶在天黑前,将船只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