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问策,先道后术。
这也是他做人的一个特点吧。
汉末有相当一部分诸侯,问策的时候是只问术不问道的。只要利益够大、风险够小,就能直接上,没什么道德顾虑。
好在诸葛亮和鲁肃都属于道术兼修型的人才,无论问道问术都能对答如流。
于是诸葛亮立刻拿出他来之前,就跟大哥讨论好的方略,逐次解说道:
“要让袁术中计、并且逼得曹操不得不应战,确实不易,但也是可以解决的,只是需要多管齐下。
首先,便是此前所言,进一步强化我军对江淮水道的封锁,让袁军粮尽自退。不过纪灵在盱眙前沿肯定还有存粮,所以可能还要个把月才能彻底见效,非一朝一夕之功。
其次,便是要动用将军在吕布处的伏子陈元龙,让他冒险撺掇吕布再次向袁术暗示:只要袁术还与我军交战,他就会坐观成败,但若是袁术改弦更张去进攻曹操,他绝对立刻出兵助战。这对于袁术的决策,起码又能有三四成影响。
最后,便是要设法不和谈而取信于袁术,让袁术相信我们不会追击,不会在他跟曹操激战正酣时,背后捅刀子——其实袁术眼下不敢再得罪更多诸侯,有相当一部分考量,是因为骑虎难下,觉得已经得罪了我们,若是再跟曹操陷入激战,怕我们会重新夹攻。”
诸葛亮娓娓道来,刘备也听得很仔细,一边听一边在心中盘算。
随着一切细节敲定,刘备很快把上述任务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交由诸葛亮、鲁肃,以及还潜伏在敌营内的陈登完成。
诸葛亮这次的措辞倒是很慎重、谦虚:“这第三条具体如何施为,可以有很多办法,还需诸公群策群力,亮与家兄只是想到了其中一点,就先说出来抛砖引玉——但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且诸葛瑾也没指望这一招就有用,那只是个辅助,要配合前两招一起用。
反正诸葛亮对广陵郡的内政种田事务原本就很了解,治盐碱地和扩建运河、修闸门,之前就是由他总揽全局。现在从修河治水挪到造船、航运,跨度也不算大,很多原有经验也能继续用上。
刘备大惊:“刘表……景升兄也是汉室宗亲,大汉忠臣。我们是为了匡扶汉室,怎能假想他们将来也会成为敌人?”
战略欺骗原来还能这么用的么?还真是天马行空,见人之所未见。
他不由衷心叹道:“子敬兄奇正相合,此论甚善,亮闻教矣。”
如今的陈郡,位于曹操和袁术地盘的对抗前沿,陈地南边是袁家的老巢汝南郡,陈地的北边是曹操起家的陈留郡,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袁术没打赢刘备,又暂时不敢打曹操,又打不了刘表,最后就把目标定在了另一个离他最近的软柿子上——陈国的陈王刘宠,以及陈国相骆俊。
等了好一会儿之后,还是已经二十五岁的鲁肃见多识广,而且关键是鲁肃在淮南住过好几年,对袁术麾下的情况比较熟悉。
诸葛亮:“世事难料,有些事情有备无患也没错。何况亮在荆州居住两年,深知刘表座谈客耳,便是荆州九郡,也未能全部控制。将来若有人背叛刘表、阿附曹贼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十七岁的诸葛亮,同理心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截,待人接物经验还太少。
如此,杨弘既不用担心负上背主之罪,还能在袁术面前表现立功,还能得我军之金宝,三全其美,什么都不用他出卖,杨弘岂能不趁机卖弄?”
哪怕诸葛瑾悉心培养,让诸葛亮快速成长。他去年那几个月的苦读,最多也就抵得上平行时空诸葛亮自行成长一两年的水平。
如此利好的消息被陈登知道后,陈登当然是心中大定。决定当天就撺掇吕布浑水摸鱼,并且把自己的决心告诉给袁术,给袁术打气,促使袁术彻底下定决心放弃跟刘备的战斗。
他还想等诸葛亮继续解答第二点,但诸葛亮却陷入了沉思,他也不敢催促。
鲁肃也点到即止谦虚道:“愚者千虑,偶有一得,何足道哉?先生也并非智谋不及、才没想到这点。肃只是占了久居淮南、了解袁术麾下人物的便宜罢了。”
诸葛亮:“比如,将军可于近期,在广陵兴建船厂,大造大型战船,并且放出风声去,表示自己兵微将寡,如今能抵御袁术猛攻一月有余,已是精疲力竭。
每隔几个月回大哥这儿充充电,大哥帮他开会总结、给新的教材,带着问题进修,才能充分成长。
刘备并不知道,这个方略的形成,诸葛瑾的贡献其实还比诸葛亮更大一些——诸葛亮毕竟还年少,才十七八岁,正式开始做事,也就仅仅八个月时间。
但毫无疑问,袁术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曹操就算没有做好充分的开战准备,但只要袁术吞陈地,曹操肯定是要打袁术的,区别只是现在立刻打、还是再过几个月打的问题。
诸葛亮所言三策,第一条他已经在做了,无非是慢工细活,没法速成。
如果说孙邵在刘繇手下时、负责的是公开正式的对外交涉,那是仪就是干那种暗中收买的活儿。就好比这次刘备要是想派人直接跟袁术见面、谈妥一个正式停战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