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隆中对对榻上对(2 / 4)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3091 字 8个月前

身上罢了。

他已经彻底承认,诸葛兄弟的厉害,远胜于他,但应该不会重用他,不会给他施展抱负的好平台。

诸葛瑾听他刚才的意思,似乎跟这一观点有些近似,所以想诱导对方,看看对方的真实本意到底如何。这种解剖历史名场面的机会,可不是常有的。

……

“诸葛府君对这方面的见解,竟然也在我之上?不过倒是跟我所言各有偏重,应该是御前奏对,很多话不能像我这样说得肆无忌惮。

他原本准备了好几套说辞,现在临时决定省略,直接单刀直入问:

那就好比刑法上只谈“杀了一个人”,而不去讨论动机究竟是“故意杀人罪”还是“正当防卫”。把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精神直接丢进了垃圾桶。

诸葛瑾仔细观察着他的语气神情,判定他所言发自真心,知道自己的宣传工作已经起效了,那也就能省掉很多弯弯绕。

郡吏业务很熟练,应声便答道:“当然是筚路蓝缕从头开荒,才有这般好处。不过熟田如若抛荒已多年,比如自中平年间就开始抛弃的,勉强也能算重新开荒。”

鲁肃神色一凛,犹有些不敢置信。诸葛瑾就召来诸葛亮,吩咐了两句,几分钟后诸葛亮就拿着东西回来了。

还筛查出两万多汉人隐户逃民,也都好生说服安置,重新从事产业。”

但如今的曹操,却比董卓隐蔽得多,他既能让天子无实权,排除杨奉、韩暹等其他护驾东归武将于朝廷之外。

去掉了对手段、动机的限制而单谈结果,简直流氓。

短短三天的分田分房、在芜湖各地的寻访游历,让鲁肃大开眼界。

对于一个主公来说,其他能力这些都不是首要的,首要得有野心,这是驱动团队向前拼搏的第一源动力。

若说这山越为害,两个月前或许还还有点严重,但现在祖郎已下令严密约束部曲,汉越互不相犯。

他们家最后分到的庄园房舍,当然不可能是“荒地”上自己长出来的,所以只是一座一个月前还属于附逆将领蒋钦在城南的私宅别业。孙策手下文武跑了之后,房子留下来了,就被收缴重新分配。

汉人良民,见此地已近山区边缘,恐惧宛陵的山越村落部族时时下山,加上丹阳北部此前因孙策、刘繇激战,杀戮较多腾出不少空田,芜湖百姓多有北走,这些地方就空下来了。”

鲁肃见识了芜湖百姓的安居乐业,还走马观花去宛陵、泾县开了开眼界,亲眼看到山越人确实对诸葛兄弟心悦诚服——当然,整个过程中,肯定是有人保护他的,不会让他乱走开溜。

诸葛瑾有此问,也是因为上记载鲁肃对孙权说的那两句“汉室不可复兴,曹贼不可猝除”,在历史上太有名了,知名度仅次于诸葛亮刘备的隆中对。

可怜易中天这等一知半解之辈,断章取义了鲁肃半句话,却故意忽视鲁肃原文里明明白白说过的“今之曹操,犹昔项羽”这八个字,单独割裂开来看“汉室不可复兴”,简直就是震惊部小编的水平。

“哈哈哈哈哈哈……”诸葛瑾听完,难得仰天大笑,几乎不可抑制。

结束完一切考察后,鲁肃内心如是下了结论。

为先帝报仇而开国,这种开国方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别人没法模仿,上岸回首第一剑,就杀光了跟风者。

便如高祖当年灭项羽为义帝报仇一般,才能真正天命所归。因为主仆异位之事,古往今来已经证明,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郡吏闻言不由笑了:“此地虽好,可毕竟在远郊,离城二三十里,是不是中平年间开始抛荒,我也不得而知,但自当年山越作乱以来,这儿便多年没有收上租赋。

此事若是能成,以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之盛况,将来曹操岂不是想株连构陷谁便能找到借口构陷谁?袁绍跟袁术还是亲兄弟呢,令叔和孙将军,也都是袁术故吏,难道不该提防曹操借题发挥,扩大株连?

鲁肃震惊莫名,良久才缓过神来,非常诚恳地叩首求教:“府君,肃有一问,不问不快!既然你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知道许都傀儡一脉不可复兴,你为何还要强行逆天而行、立此匡扶汉室之志?”

鲁肃对于钱财不是很上心,但郡吏的介绍他还是听得很仔细。

如今的诸葛瑾,看起来比他那个年轻五岁的弟弟还稍微高一点点,不过诸葛亮还未彻底成年,以后还不好说。

诸葛瑾拍拍对方肩膀:“正好过几日阿亮就要去广陵,你先去孙策处送信,讨取了回信后,跟阿亮一起跑一趟见识见识,不就知道了。

整个过程,鲁肃对于诸葛家人的治理水平绝对是佩服的。要是他有陶渊明的文采,那高低得整一篇不可。

如今天下之势,看似是诸侯围攻篡汉之贼袁术,但那些讨贼之人,便真的没有篡汉之心么?袁术手无天子,凭空自立,此取死之道,虽一时强横,然长远不足虑也。

要想天下重新长治久安,唯有再出一个高祖之资的雄主,屈身守分,从始至终从未挟持天子、从未假借天子权柄为己用,最终却能在曹贼行篡汉之实后,兴义兵而杀篡逆,为先帝报仇。

诸葛瑾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