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说是三天,实际只用了两天,郭嘉就带着地图回来了。 不仅仅是地图,在地图上还有大量的标注,凡是千人以上的义军部队都在地图上有所标注。 把长社各地的义军全都算在一起,怎么也有个五万人。 “若能把这些义军聚集在一起,由兄长统帅,那个波才根本不足为惧。” 花荣说得笃定。 江明所展现出的各方面能力已经将他完全折服。 “这些义军各为其主,要想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统一领导,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荀韬想了想后连连摇头,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奉孝,你认为呢?” 在江明询问下,郭嘉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看侯爷的表情,想必是已有对策。” “奉孝,我会胸有成竹,是因为有奉孝你在这里。” 江明确实是已经有想法了,但他是领袖,而非谋士。 不会带团队的领袖,哪怕是自己干到累死也难成大事,现在既然已经有谋士为他效力,那么,出谋划策的事情自有谋士负责,他只需要负责最终拍板就行。 郭嘉不懂这样的心思,他现在也不完全算是江明麾下的谋士,不过,他既然跟着江明来了长社,又得江明信任,他自然是尽力而为。 “要想调动这些人,根本不需要说服他们。” “只需要竖起旗帜进攻敌军囤粮处,这些人自然而然会聚集在侯爷的旗帜下。” 粮草,天下大乱的情况下,粮草的价格一路走高,很多义军都没有足够的粮草储备。 对于这些义军而言,补充粮草优先于一切。 竖起进攻敌军囤粮之处的旗帜后,哪怕是些粮草储备还算充足的义军也势必会汇聚到这旗帜之下。 乱世之中,粮食比金子贵。 若这黄巾之乱还不断持续下去的话,今年整个天下的农耕都会荒废,粮食的价格势必一路高涨。 “奉孝对局势分析得确实透彻。” “可这囤粮之地乃一军命脉,这里必定是敌军防守最严密的地方,若是贸然去打,势必会导致我军伤亡惨重,反而助长敌军气焰。” 世上没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计略。 主动提出这一计略的缺陷,提前做风险把控,这就是麾下有谋士的好处。 郭嘉还太年轻,听不出江明这话其实是在风险把控,立马接话道:“正是因为敌军在此地防守严密,才让我们有可乘之机,我料定此地敌军从未受到过攻击,必定防守松懈,若我们连夜奇袭,必定能有所收获。” 这番计谋看似凶险,实则,郭嘉对此胸有成竹。 “好,奉孝的这番分析十分透彻,敌军比我军多上二十倍,我军在此地久战不利,理当兵行险着。” 江明自己也对眼前的局势做过判断。 要想尽快打破局面,确实是只有这一个选择可选。 在郭嘉的指挥下,当天晚上,花荣和太史慈各带两千人马从两个方向对长社黄巾军的囤粮之地发起袭击,江明率领一千人坐镇后方,制造后方还有大量义军援军的假象,同时也作为花荣和太史慈的接应。 在这黄巾军的囤粮之地有将近五万黄巾军把守。 花荣和太史慈所率领的四千人就算再勇猛也只能是趁着奇袭制造的混乱抢走一些粮草,若是久了,被那五万黄巾守军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江明在奇袭成功没多久后就鸣金收兵。 若是贪一些,大可以迟点鸣金收兵,多抢一点粮草,可他绝对不想自己辛苦招募的五千将士白白牺牲性命。 贪婪并不会蒙蔽他的眼睛。 对他而言,他要的不是能抢走多少粮草,而是一场以最小的代价攻破敌军囤粮之地的大胜。 只要有这场大胜,就会有其他义军汇聚到他竖起的旗帜之下。 局势演变完全在江明和郭嘉的预料中。 在得知江明轻易就从黄巾贼寇那提了一笔粮草的事情后,大量义军汇聚到长社黄巾军囤粮之地的战场上。 这些义军中有人已经饿肚子了,恨不得能飞进那个囤粮之地,把长社黄巾军的粮草全都吞进肚子里。 “兄长,现如今有不少义军向我们求粮,我们的粮草本就不多,我们该怎么办?” 远道而来,江明的这一支人马压根就带不了多少粮草。 五千人分就已经够呛,何况是还要分给其他已经饿得能吃头活牛下肚的义军。
第44章 一战奠基长社胜局(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