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华北战场越来越像太平洋战争(2 / 3)

队长一边驾驶着战机追击,一边在脑海中苦思冥想。

很快,一个大胆的猜测涌上心头。

“看来鬼子们也换了新装备啊,今天进攻大同的编队里应该有一式战和二式战。”

“有意思,看来华北空战结束了欧洲西线的阶段,正式进入了太平洋战争的新篇章。”

中条山战役时期,八路军空军的主力是斗士、飓风和喷火三兄弟。

其中喷火和飓风,主要负责干掉护航的九七式战斗机。而斗士和少量的飓风,负责拦截来袭的轰炸机。

正是因为上述的组合,战后空一师的同志们会戏称中条山空战是民国版不列颠空战。

足足挨打了半年,鬼子陆航终于痛定思痛,拿出了两款新型战斗机。

如此一来,华北战场的空战将会迎来一波史诗级的升级。双方的出战选手即将变为飓风+喷火+台风+布伦海姆对阵九七式+一式隼+二式钟馗。

再算上地面跑的未成年版M3斯特亚特,这不就是太平洋战争的青春版嘛。

分析出正确答案后,王亥队长摇了摇头将杂念抛出脑海,紧接着便在通讯频道内向队员们提醒道:

“同志们,我刚刚收到了紧急情报。敌人的陆航,装备了两款新型战机。”

“其中外形跟九七式很像的是一式战斗机,它在火力方面上没什么升级,依旧只装备了两挺7.7毫米的机枪。但机动性和速度上有所提升,千万不要跟敌人盘旋格斗。”

“从整体性能上来看,咱们的喷火占据着绝对的上风。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迫使敌人走出舒适圈作战。”

王亥队长的语气很轻松,似乎并没有把敌人的新飞机放在眼里。

这倒不是他太过自傲,主要是因为鬼子的一式战早期型号,战斗力真心挺一般的。

正常情况下,只要在交战的过程中选对正确的战术。就算是布伦海姆那种有些过时的重型战斗机,都可以用自卫火力干掉王牌飞行员驾驶的凖。

不等队员们回话,王队便继续传授对敌经验。

“刚刚提到的一式战隼,它在低速的时候可以完成很多高难度的特技动作。”

“这架战斗机,在240千米到400千米每小时这一区间的加速能力很强。从战术层面来说,我们应该把敌人带到五千米以上的高空作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有一批来自带英本土的飞行员,非要用对付BF109的水平机动跟鬼子们硬碰硬。

结果可想而知,仅仅一周的时间英军就损失过半。

毕竟一式战的重量很轻,盘旋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内侧切入,最终会以匪夷所思的方式绕到你的六点。

跟它们交手,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俯冲射击,一轮攻击结束就立马重新爬升高度,说白了就是经典的BZ战术。

巧了,这玩意可是空一师的基础训练科目,也是每一名战士的拿手绝活。

粗略点讲述了一式战斗机的优缺点后,王亥队长又开始讲第二款。

“整体的体型较小,但是头部较大的战斗机是二式。这款无论是在火力上还是速度上,都比九七式和一式出色。”

“它装备了两门7.7和12.7毫米的航空机枪,备弹的数量也可圈可点。”

“这玩意的速度在五千米的高度时,可以无限逼近六百公里每小时。爬升到这个高度,则是需要五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驾驶二式战斗机的鬼子飞行员,大概率会使用跟我们相同的战术。”

二式战钟馗的体型很小,只比雅克3大一点,跟拉7的尺寸在伯仲之间,绝对可以排进二战最小战斗机的队列中。

之所以说敌人会使用相同的战术,是因为它在设计初期时就没少受诺门罕战役的影响。

当时毛子的飞行员开着伊16,凭借着俯冲一击脱离的BZ战术压着九七式打,这就使得陆航迫切地需要一款可以使用垂直机动战术的飞机。

如此一来,才有了二式战的诞生。

而且黑江保彦,本身就是号称陆航垂直机动战术的先驱。在原本的时间线中,他可是开着二式战在东南亚暴揍过水牛和飓风。

听着王队的描述,编队里的所有同志都陷入了沉默,这倒不是因为大家觉得鬼子们的新飞机太强。

恰恰相反,从纸面数据上对比,这所谓的二式战斗机也没什么了不起。

从火力上来看,四挺机枪加两门机炮完爆鬼子7.7和12.7的组合。

从速度上来看,喷火的极速有656千米每小时,而鬼子费尽全力才能突破600。

最离谱的就是爬升能力,大喷九用五分钟都能爬到六千米了,你二式战还在五千米的位置上吃灰。

以上述的情况为前提,你用相同的战术跟我打,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更何况八路军空军的喷火可是制式装备,而鬼子的二式战钟馗还处在摸索阶段。技术没有完全成熟,那就意味着数量必然不可能太多。

我方装备占据着性能,并且还坚定地使用正义地群殴,你陆航凭什么跟我打?

几秒后,通讯频道里终于有人开口打破沉默。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