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福康公主4(1 / 2)

【在宋真宗赵恒当上皇帝之后,刘娥自然便进了宫,等到皇后没了,赵恒便想立刘娥为后。

他有这个想法,但大臣们不同意。

第一,刘娥的身份到底太低,第二,她没有孩子。

这两条全都是刘娥致命的缺点。

刘娥本人能力确实十分突出,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此人双商极高,又聪明又会做人,不仅赵恒喜爱她,后宫里就没有人不喜爱她的。

赵恒是什么人?

这位其实挺能折腾的,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

你们这些大臣不是嫌刘娥没有孩子吗?那生一个不就行了。

刘娥身边有一个宫女姓李,两人的关系很好,不像主仆倒似姐妹。

赵恒和刘娥有了借腹生子的想法,选中的人正是这位李氏。】

这种操作,大家倒是很常见。

无非是当家主母一直不能有孕,便将身边的丫鬟抬成侍妾,要是生下儿子便记在自己名下。

主家得了儿子,丫鬟也成了半个主子,日子自然过得比以前好,这也不算是一种坏事。

【李氏生下了儿子,立刻就被记到了刘娥的名下,这个孩子便是仁宗赵祯。

之后刘娥便名正言顺成了皇后,再过些年成了太后,此时的李氏已经成为了李顺容。

这些年里李氏还生下了一个女儿,日子过的也算恬淡安静,她认认真真的履行自己的工具人职责。

在赵恒驾崩之后便去给赵恒守陵,成功将自己活成了隐形人。

后来在李氏重病之际,被晋封为了宸妃,后人便称呼她为李宸妃。

没有人给赵祯说过这些事情,他从小便以为自己真的是刘娥所生。

等到刘娥去世之后,他的皇叔这才告诉了他的母亲另有其人。

其中不乏一些阴谋论,说是李氏遭到了刘娥迫害,过得很凄惨。

赵祯当时便觉得伤心不已,心中不免怨怪刘娥。

可等他给生母追封太后,下令换棺椁之时,这才发现,他的生母李宸妃是以皇太后之制入葬的。

其实这原本也是不用的,该是什么位份就以什么位份的规制入葬,原本刘娥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有一位大臣点醒了她,皇帝总归是会知道的,就当是全了这段母子之谊。

不仅如此,刘娥派人将李宸妃一直在民间的弟弟找了回来。

这么一来,知道了真相的赵祯也释怀了,他心里明白他谁也怪不了。

可好不容易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是谁,母亲却死了,他只觉得愧对母亲。

幸好母亲还有弟弟,此后的他便将这一番孝心全都倾倒给了自己的亲舅舅一家。

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对舅舅一家好,这也倒是人之常情。

故事倒是听完了,大家也明白了历史事实和故事的区别,但有些人却不明白这到底和公主有什么关系?

【赵祯身为皇帝,给舅舅李用和赐官赐钱,这倒也没什么。

但千不该万不该,他觉得这些弥补不了他的愧疚。

那一年是1047年,皇帝万寿,宫中自然要热闹几日。

身为皇帝的亲舅舅,李用和自然要带着家人去参加宴会。

前些年赵祯虽然时有子女出生,但都逐渐夭折,最近的一个孩子夭折在1045年。

所以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唯一的孩子就只有福康公主。

这一年福康公主已经十岁了,赵祯想借着这次宴会给女儿相相亲事,毕竟赶早不赶晚。

看了半天,他觉得别人家的儿郎都配不上自己最心爱的公主,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李玮身上。

李玮不是别人,正是赵祯的亲舅舅李用和的儿子,是他的表弟。】

让女儿嫁给自己的表弟是不是不太好呀?

感觉这辈分都乱了。

真不知道这皇帝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一段良缘。

一起观看天幕的人都开始讨论起来。

“要说你给舅舅一家给官给钱我们没得说,但把女儿都给人家,这就过分了。”

“谁说不是呢?作为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不想着为女儿找良婿,反倒将女儿视为补偿别人的筹码,只为了让自己的心里好过一点。

很怀疑他真的疼爱女儿吗?这可是他唯一的女儿呀。”

“是呀,这么干,福康公主和那些被赏赐的钱财官位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不太赞同,但也有极少数人能理解。

他们觉得这也算是儿女为长辈分忧了。

在他们心里也隐隐的明白,女子出嫁是何等大事?

为分忧担上一辈子,这明显是有些过了。

【李玮虽然比福康公主长一辈,但是他的年纪不大,只比福康公主大了三岁。

他是李用和的第六个儿子,是妾室所生。

我在此特地说明他是谁生的,并不是因为看不起庶出,只是后来的发展和他的生母有很大的关系。

在赵祯看来,自己的这位表弟虽然才13岁,但是性子十分老实稳健,虽说长得不算十分俊俏,但男子之才不在于这些。

他觉得,李玮能配得上福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