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职责(1 / 2)

朱由校近些日子学的兴起,也时常和新来的师傅讨论,他最佩服的就是新来的徐光启和宋应星了。

这两人所知甚多,应当就是天才了。

两人都是为了将来能有所作为,只能学习儒学,水平很高,与此同时,也精通杂学,全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光是学习兑换过来的数理化,很多基础的理论好似都能在古籍上找出一些相近的语句。

每当两人提出来的时候,朱由校本人也是啧啧称奇。

直叹儒教误我大明。

徐光启用了一段时间研究了一下生物课本,总结了不少增产的方法,这些方法如今已经在民间传开了。

他本来就对农学颇有研究,算是专业对口,只是他这个人专业对口,对口的有点儿多,毕竟真的是全才。

新型种子朱由校倒是兑换了一些,可要慢慢传播,总归要一些时间。

200斤种子种在地里才能变出更多的种子,等到有足够的数量发放到百姓手里,至少也得几年。

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只有努力研究那些课本,才能知道更多增产的法子。

从这一方面来看,儒教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毕竟他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而科学可以。

从这一点出发,定然能好好打压打压那些东林党人。

【明清两朝后来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经过科举入仕的人才很多都是一些不通庶物的读书人。

这些人如果被派到一个县里当父母官,那基本上就是一个吉祥物,他们是真的可以做到什么都不管,当然他们确实也什么都不会。

这样的情况其他朝代也有,甚至还形成了风尚,风最大的就是晋朝那些只知道谈玄的世家子弟了。】

嬴政,刘彻他们很不理解,这样的官白吃着朝廷的俸禄,有什么用?

不能做事的人就得从位置上下去,杜绝尸位素餐,这是他们一贯的准则。

不过一县父母官什么都不管的话,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那些人什么都不管,手里的活儿全都交给了师爷。

师爷这个群体很有意思,他们以前的名字叫做家臣,后来叫做幕僚,当然经过时代的发展,他们之间的活计也有一些变化。

明清时候的师爷更像是后世的助理,这些人往往都是科举无望,在人情和庶务处理中颇有本事。

最有名的当属绍兴的师爷,后来更是流传出来了一句话,“无绍不成衙”。

绍兴师爷里最有名的当属安昌,这一个小小的地方总共走出来了1万多个师爷,大家能想象出这个数字吗?

我只想说,这压根儿就是本末倒置,你一个当官的,既然当了县令,那就要负责本县的政务,如果一切的事务全都交给了师爷的话,那说实话,还不如让人家当这个县令。

至少还没有你这个上官在上面坐着扯后腿。

一个国家想要好,万万不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是官员不想管,而是管不了。

特别是江南那些宗族势大的县,人家的子侄全都在朝廷当官,有的还入了阁,是说一不二的人。

这样的家族盘根错节,你一个没权没势的新晋进士能被分到富庶的地方就偷着乐吧,还敢管什么?】

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这样的人压根不配当官。

朱元璋气的不行。

要是科举选出来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废物,那还不如让他们回家得了。

他这一生最恨那些不为百姓做主的狗官了。

那些被当地大族欺压的普通小官都是有苦说不出。

很多人当官是为了享受,但也有一些有志向的年轻人当官是想着为民做主。

可真的踏进了官场,一切都由不得他们了。

这些小官全都期盼着朝廷能尽快改革,他们已经受够了压迫,受够了委屈。

【无论当的是什么官,都是一个职业,是一份工作。

是工作,那就自然是要干一些职责所在的事情。

普通铺子里当学徒的都会有考核,每一件活计基本都是一次考核,可没人给他们帮忙。

反倒是当官的那么轻松,虽然吏部有考核,但是也只分一个上中下,这还是可以打点银子活动的,能做手脚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你们可完全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定下一个细则,将政务的每一个方面都用分数表示。

这样完全就是一目了然。

哪个小官干的好,那自然就可以升官,干的不好的,那自然要接受处罚。

上升通道不要定的那么死,当然在这里面更为重要的就是吏治清明 。

一个国家要想富强,最重要的就是吏治清明,办事效率高。

只要抓住了这两点,就足可傲立于世界之巅。】

朱元璋把这番话听进去了,这世上本来就是有本事的人最有用。

他原先想的太浅薄了,只有动起来才有活力。

皇帝们是高兴了,那些当官的可都是心里憋着一句脏话,特别想骂出来。

这唐晓跟他们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呀?总感觉处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