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玩不下去了(1 / 2)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自然也要点上一点。

他当上大司寇七天之后,诛杀了一个人,这个人的死状很惨,被暴尸三天。】

孔子不是圣人吗?

圣人也会干这么残忍的事情。

杀了就杀了,还暴尸,这真是死了都不让人家安宁。

一些儒家弟子在心里默默骂着唐晓胡说八道,孔老夫子怎么会干这么残忍的事情,这绝对是栽赃。

这么多年以来,一些攻击儒学和孔圣人的人就爱拿这件事说事儿,没想到后世的唐晓也这么说,真是恶心。

【被杀的这个人的名字叫卯,官职是少正,所以我们管他叫少正卯。

孔子和他其实没有太大的仇怨,无非就是两个人都是开学校的,有时候孔子的弟子还会去他那里听学,算是竞争对手。

讨厌孔子的人觉得这是孔子得势之后就要对之前有所竞争的对手下手。

这么说,就太简单了。

孔子这时候相当于是鲁国的宰相,他要推行自己的主张,第一步就是要将那些强烈反对的人打压下去。

他杀少正卯纯粹就是政治目的,两人的理念不一样,少正卯在那儿开学校唱反调,已经到了不杀不行的地步了。

至于暴尸三日就更好说了,无非就是杀鸡儆猴。】

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儒家弟子,人都傻了,孔夫子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道德完人,也是一个政治人物。

他会因为政治需要残忍的杀害政敌,和他们想象的那个人简直是南辕北辙。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他不是什么圣人,圣人的身份是你们这些人赋予在他身上的,只是为了推广儒学,孔子被迫成为了儒家的精神图腾。

那个时候,很多学说都没有成型,个人有个人的处事准则,孔子也只是众多学者中的一个而已。

少正卯的学校学生也很多,只是他的理念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因为在他死后,他的理念就失传了。

可以确定的是,孔子认为他的理念和邪教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孔子才会这么干。】

百姓觉得有些可怕,朝廷中那些政治人物更能理解。

孔子要推行他的制度、他的理念,肯定要收拾少正卯,这个人悄悄的还好,关键是他还开了学校,能培养与孔子唱反调的人,这就是不死不行了。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只需要一种理念,这样才能推行下去,就像是一个马车只能往一个方向走,往前走几步,再往后走几步,那不就是处在原地没动吗?

很多皇帝在知道宋朝那摊子事儿之后,很不理解,他们是怎么做到朝令夕改的?

人家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却是新旧两党一直争执不休。

明朝虽然后期文官也有各种党派,但至少皇帝已经势弱了。

想来想去,也只有一种可能了,宋朝的那些皇帝全都是没有主见的人,他感觉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顺遂。

【接下来的两年,鲁国被孔子治理的很好,为了让国家更好,孔子将目标放在了三大家族那边。

要对付三大家族,鲁定公自然是支持的,他们两人开始合作,要将三大家族所建的城堡全部拆了。

这实际上就是要拔除三大家族的獠牙,这也意味着孔子和三大家族翻脸了。

孔子能入仕自然是得到了三大家族的同意,他们这么选也很简单,当时阳虎能成功,手底下也聚集了不少人。

不满三大家族的人很多,阳虎跑了,但是阳虎留下的势力自然还在,这些势力是要处理的。

该拉拢的拉拢、该收复的收复、该杀的杀。

而孔子对于三大家族来说就是一个引入政坛的工具。

孔子一方面帮助三大家族清理家臣势力,一方面还想帮助国君清理三大家族。

这几方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平衡,想想还真是挺好笑的。

三大家族和孔子合作,这是一个大家默认的事实,孔子刚当上大司寇的时候,前去拜见季氏家主季桓子,当时就闹了点儿不愉快,后来孔子又亲自上门给这位晚辈致歉,也算是能屈能伸。

孔子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他的位置坐稳了,自然要帮助国君,让三大家族的手不要伸的那么长,好好当臣子就行。

只是这一次他玩砸了,顺利拆了两个家族的城堡到了最后一个家族就算是军队来了,人家也不从,这就这么僵在了这里了。】

这些手段都是很平常的,政治就是这样,瞬息万变。

一些书呆子不能理解,孔夫子的所作所为竟然和书上一点都不一样,他们这么多年学的,难道是一个假的儒学吗?

【刚过完年,这一年孔子55岁了,齐国那边儿看见鲁国最近发展的好,自然也着急了。

他们送了80个美女到鲁国,鲁国的高层们也很喜欢这些美女,他们渐渐不问政事只知嬉戏,孔子成为了唯一的异类。

等到祭祀的时候,祭祀完毕后,按惯例是要给大夫们送祭肉的,可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自己的那份祭肉。

这代表着鲁国已经不需要孔子了,算是变相的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