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海上丝绸之路(1 / 2)

【当时的胡人带来的不仅是各式各样的商品,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像这种流动的歌舞团也是一种。

艺人和乐工们往来于大唐和西域,在两边各自开展巡回演出。

路上歇息的时候,时不时也会来上一段,疲惫也就全消了。】

嘿嘿,丝绸之路上条件挺好呀。

有些生意头脑的人能看出这里面的底层逻辑。

这些歌舞团必定是跟着大商队结伴来的。

丝绸之路越繁荣沙盗也就越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土匪盗贼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几个商队聚成一个大的团体才能安然往返。

【民族融合带来了不少好处,像是现在大家每人家里都有的椅子,还有琵琶、二胡等乐器,原先都是胡人的东西。

这些东西进入到大唐之后,也被大唐人民活学活用,重新流传到了现在。】

别的东西就不说了,就这椅子确实是个好东西。

以前大家都是跪坐,虽然有支踵,时间长了腿还是会发麻。

嬴政看了看自己屁股底下那带了坐垫的椅子,坐起来确实舒服。

早在唐晓带着大家第一次逛商场的时候,不少人就注意到了商场里的沙发和桌椅。

照着那样子做出来的成品果然很不错,坐起来就是舒服。

朱厚照窝在大明版本的沙发里,喝着宫人新榨的果汁,一脸惬意的看着光幕。

这个版本的沙发里面都是木头架子,上面用了不少棉花,坐起来比普通的椅子柔软,但绝对比不上后世的沙发。

他想起唐晓坐在沙发上的样子,那沙发看着就十分有弹性,是用多少棉花都弄不出来的感觉。

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要是唐晓能卖沙发就好了,他真想坐坐。

这座美轮美奂的载乐骆驼俑后面还有不少有趣的骆驼俑。

李承乾看着骆驼包裹上的小猴子和野鸡,稚嫩的脸上有些兴奋。

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人越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唐的繁荣。

那一匹匹驮满东西的骆驼,代表的正是政通人和和交易自由。

【最后的这几只人俑,全都是昆仑奴的形象。】

纯黑色卷曲的头发,异于常人的五官,还有那棕色的皮肤,瞧着确实是昆仑奴。

【现代人认为昆仑奴就是来自非洲的黑人。

其实唐代的昆仑奴指的是从南洋来的长相明显与大唐人民不太一样的人。

这些人有的也是黄种人,只是可能是山里的土着,不过大部分都是矮黑人,当时这种人种主要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原住民也是这种人种。

其实无论是什么人种都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倒霉,被黑心商人劫掠过来,运到长安就成了奴隶,想想也是挺悲惨的。】

一个月前,李世民已经从法律的角度上废除奴隶制。

不允许买卖人。

那些牙行全都改成了中介所,他们原本就主要是两个业务,一个是买人卖人,一个就是给普通人介绍工作。

现在人口贩卖这方面没啥收入了,另外一个方面倒是做的如火如荼。

那些大家豪门不能买人,总归还是要雇人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一些昆仑奴和新罗婢也都成了大唐子民。

波金粟现在还能回想起他当初是怎么被卖到这里来的。

他的老家应当就是在南边,到底有多远他也记不清了。

当时他只是出来打猎,一时不察就被人当成了猎物,嘴巴一塞、眼睛一蒙、绳子一捆,就这么塞进了船舱里。

一同在船舱里的还有不少和他一样的人,晃晃悠悠好几个月,一路上死了好几个人,才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所有人都被拉进了西市,成了被人随意挑选的货品。

那些人像挑牲口一样对待他们,选人要看牙口和身材。

波金粟在他们族群里也算是一个贵族,任何族群都有奴隶存在,他以前脾气上来的时候,对自己的奴隶也是非打即骂。

直到自己成了奴隶,这才知道奴隶有多可怜。

什么骄傲、什么自尊,全都化为了乌有,唯一的价值就是为主人服务,甚至连家里的狗都不如。

幸好尊贵的皇帝陛下愿意改革,他们这些人才能重获自由。

正如唐晓说的,奴隶制是真的很不合理,是不应该存在的一种落后的古老的制度,进步的文明是不该有这种东西的。

如今的大唐做到了,他的部落呢?

还是一如既往的落后。

波金粟下定决心,在他的有生之年里,要尽可能的多学一些进步的思想和技艺,然后找到回家的路,把文明的种子散播到部落里。

【当然,昆仑奴里也是有黑人的,这种人可能也不多,非洲离我们确实是有些远。

大唐时期有一位堪比郑和的航海家,叫杨良瑶。

这位和郑和一样,都是宦官出身,任何身份也都不能阻挡他们所做的贡献。

杨良瑶奉皇帝之命出使黑衣大食国,他从广州南海上船,一路上向南航行经过了如今的新加坡海峡、柬埔寨、苏门答腊群岛、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