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冲突融合(1 / 2)

走进新的展览室,一眼扫过去,面积不大,摆放的展品与大汉的相比少了很多。

大唐人民有些许唏嘘,不应该呀。

直到他们看见了墙上的大字,“冲突融合。”

这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原来不是大唐呀,真是吓了一跳。

也是,这个展览是和大汉的是在一块,没有出去上楼梯,去别的展览厅。

【基本陈列总共是七个单元,现在已经看到了第五个单元,冲突融合。

这一时期主要指的就是魏晋南北朝。】

那怪不得呢,东西这么少。

刘秀原本还等着看他们东汉时期有什么东西留存在了后世?

结果现在等了半天,竟然直接到了魏晋南北朝。

不是,我那么大一个东汉呢,合着这么些年白忙活了。

刘庄在旁边,看了一眼神色不对劲的父亲。

慢悠悠的开口,“父皇,我大汉的首都是在洛阳,可不是长安。”

是了、是了。

刘秀长舒了一口气,终归还是着急了,都有些急糊涂了。

头里摆放的就是一些铜蒺藜和弩机,看到这些的百姓全都呐呐,不敢再发言。

平日里再混账的人看到这些武器,心里也不免犯怵。

【定军山,这个名字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会陌生。

在这里黄忠刀劈夏侯渊,同时定军山也是诸葛亮的埋骨之地。

蜀汉做梦都想北伐成功,最后也只能是个梦了。

在汉中,遗留下了很多三国时期的武器。

这些铜蒺藜和弩机就是那个时代的。

这只驽机上面刻着的正始三年,也说明了这是曹魏的武器。

当年的战役打的想必十分激烈,这么多年这些武器还遗留在那里。】

看了《三国演义》,曹操派人将书里有名气的人全都请来了邺城,当然,用的是皇帝的名义,这也是刘协所乐见的事情。

看了《三国演义》,刘协发现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扶持汉室的。

这个所谓的刘备刘皇叔这两年和曹操关系很微妙,他势力不大,还在曹操手底下讨生活,《三国演义》一出世,瞬间就被按的死死的,没了挣扎的可能。

有人推辞不想来,可谁不想看看记载未来的这本书。

18岁的诸葛亮刚刚在隆中隐居了一年,此时也出现在了邺城。

这个人是刘协最先要拉拢的人。

短短几个月,邺城的风气为之一变,人才多了,曹操的势力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手眼通天。

趁着混乱,刘协已经收服了好几位大才。

与那些手里有兵的所谓军阀相比,刘协这里有大义名分,最关键的是他可以从技术库里兑换东西。

唐晓给的灾害年表里有应对的方法,大家全都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治蝗。

手里的积分还没捂热,刘协就兑换了粮食种子,他兑换的这个虽然产量不算太高高,但是好处是百姓可以留种,继续往下种。

这几年蝗灾就没停过,很多人被灾害搞得家破人亡,无奈之下只能参军,就指望着军队提供的那一顿饭。

灾害严重的时候,他们心里也明白自己吃的肉干不是什么正经肉,为了活命也只能硬着头皮吃。

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种子,好多私兵没了打仗的兴致,大家都想回家种田。

混乱的东汉已经开始慢慢止住了乱象,最近战争发生的都少了一些。

很多流民开始回归故乡,重新整田,今年还想要一个好的收成。

这么一来痛苦的只有那些拥兵自重的野心家,原先谁要是私自逃跑,肯定会被明正典刑处以极刑。

没想到重罚之下,私逃的风气更盛,已经到了不敢拦的程度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提高军饷,以求更多的人能跟着自己卖命。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造反已经没什么搞头了。

【大家可以欣赏欣赏旁边的展品。】

一眼看过去不用介绍也很明显,个别的铜钱,还有一些陪葬的小粮仓等等东西。

铸造的方法看着不太精细,没激起太大的讨论度,人家也都是扫了一眼就那么过去了。

没什么反响,唐晓直接将镜头对准了单独摆放的这颗印章身上。

红色的异形印章密密麻麻有很多个面,每个面上都有刻成的印。

这些印章上刻的字体还都不难认,好多字大家都认识,和简体字没有什么区别。

比如裸露出来的这几个印,有“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密、令”等,这些字普通百姓完全认得。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看到侧面那些大司马印、大都督印,也明白了这枚印章的拥有者不是普通人。

【这枚印章总共有26个面,有14个印面镌刻印文,通过印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集多种官职于一身,它的主人就是北周时的柱国之臣独孤信。】

长安宫殿里,李渊闲来无事只能沉醉在温柔乡,这几个月有了新的娱乐方式,那就是看看唐晓的直播。

看到这枚印章,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的外祖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