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石鼓的最终命运(1 / 2)

赵佶自从退位之后,将所有的心神全都放在了书画和金石之物上。

看着哥哥没再闹什么幺蛾子,新皇赵似这下才确定哥哥是真心让位。

退位的皇帝越荒唐越爱玩,才更能对比出他的勤政与贤明,属于皇家的金石之物和一些名贵的书画全都一股脑的进了端王府。

这么一来,新皇满意、赵佶满意、朝臣也满意、百姓更满意。

石鼓是随着那些金石之物一起被赏赐给了端王,事情都这么办了,作为皇帝,赵似就算想要让石鼓入太学都张不开那个嘴。

端王赵佶也有些为难。

如若他深明大义一回,将石鼓重新献出来,也不是舍不得,只是就怕有心之人觉得他是在邀买人心。

黄金这事一出,不管是皇帝朝他要还是他献出来都有了说嘴的借口。

【石鼓披了一层黄金衣,对宝物来说,幸运也不幸。

靖康之变发生之后,金人在皇宫搜刮宝物之时,看中了金光闪闪的石鼓。

这时候的石鼓已经摇身一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宝贝。

金人可认不得上面的字,就算知道那是秦代的,估计也不会认为这石头有什么大的价值。

他们看中的,只是那层黄金衣。

他们抢东西是抢了就跑,没有时间找匠人将石鼓上的金子弄下来。

弄不下来,那就全部带走。

就这样,石鼓跟着雪乡二圣被迫搬家。

两位皇帝死在了北面,石鼓同样落户在了燕京。

到了燕京,金人耗了点儿时间,将石鼓上的金子全部抠了下来,珍贵的石鼓被他们丢在了野地里。

100多年后,金国灭亡,有人在废墟之中发现了这十面石鼓,这人正是出身于凤翔的一位南宋大臣,他将石鼓安放在了当地的孔庙。

十面石鼓从这时候开始在北京安了家,一待就是将近700年。】

这可真是买椟还珠呀!

将石鼓视若珍宝的的所有人都哭笑不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说石鼓幸也不幸。

走了那么一遭,最后的结局倒也安稳。

【安稳日子过久了,立马就不安稳了。

大概100年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不愿意让故宫里的宝贝都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他们搞了一个文物大迁徙,石鼓跟着清朝的所有宝贝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总共1万多箱东西,除了书画、瓷器、玉器这等值钱的东西之外,还有很多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

明清两朝皇帝的实录和起居注、《四库全书》的抄录本、廷各部档案等等。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历史文献。

被追着逃亡的日子不好过,只要发生大迁徙,肯定有文物会受到破坏,不过最终大部分文物都安然保全了下来,有惊无险。

日本战败之后,石鼓要从重庆运回南京,一路上运石鼓的汽车经历了两次事故,差点就丢了。

石鼓最后一次遭受颠簸,是在光头跑路着急收拾细软的时候。

光头跑路想带大量国宝去南边,石鼓都被运到了机场,最后因为飞机超载,才不得已留了下来。

现在的石鼓已经安然陈列在了展柜里,它身上的一道道裂痕,全都代表着我们的过去。

大家不难看出来,自从石鼓出土之后,他的命运仿佛就和我们紧紧的绑定在了一起。

不管是唐宋还是元明清,甚至是现在的我国,有的遭遇都和石鼓息息相关。

石鼓重要的不是几行字,重要的其实是相同的经历。】

明朝皇帝只是有些可惜,最难受的其实是清朝皇帝。

自家的藏宝库都快变成了菜市场,所有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乾隆不小心又变成了桌面清理大师,桌上的精品茶碗和玉石镇纸等散落一地。

出了这口恶气,他迫不及待的要去一下库房。

只有看看自己的那些宝贝,才能平复内心,继续干活。

爷爷这么生气,抠门的孙子道光也是不遑多让。

道光一向视爷爷乾隆为偶像,别的不说,就只听那些宝贝的遭遇他就一直呲牙咧嘴,仿佛有人割了他身上的肉。

他和乾隆一样,一样的刻薄寡恩,一样的表演人格作祟。

作为一个皇帝,他的行事作风完全和皇帝不搭嘎。

道光作为清朝唯一一位元后嫡子继位的皇帝,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出皇家贵气,反倒和那些没有见识的寒酸之人一个样子。

为了省钱,后宫妃嫔全都穿着粗布衣服,佟佳皇后直到死都没有办过一次生日宴会,简直是把抠门发扬到了极致。

……

全部听完了石鼓的故事,李世民长长舒了一口气。

当时他将石鼓和大唐联系在一起,还以为是自己想多了。有些过度关注大唐的未来,不自觉地将某些情感投射在了石鼓上。

现在看来,这石鼓确实不简单,担得上镇国之宝的名头。

即使唐晓说过没有神佛,有些看懂了联系的百姓却又开始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实在是太过蹊跷。

石鼓安稳时国家也安稳,石鼓遭难时国家也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