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礼议(1 / 2)

【朱厚照的时代过去了。

张太后和杨廷和千挑万选选中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年仅15岁的兴王朱厚熜。

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个儿子。

按照法理来说,他来继承皇位是名正言顺。

明朝吸收了前朝的经验,从始至终都贯穿了一个规矩。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前面几辈皆是如此,就算当时朱棣以藩王之身得临帝位,他仍旧是朱元璋在世的儿子里最年长的。

朱佑樘是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和万贵妃生的,夭折,二儿子是柏贤妃所出,同样夭折。

现在三儿子这一脉子嗣断绝,皇位自然该传到四儿子那一脉。

更让张太后和杨廷和满意的是,被选中的这个孩子年仅十五岁,自然好说话一些。

可他们想错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出了名的聪明,他能把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聪明?

是的,朱厚熜表示他从小到大都聪明。

他从心底里是不愿意来当这个皇帝的。

父王的子孙运不好,只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哥刚生下来五天就夭折了,朱厚熜是兴王府唯一的继承人。

他要是当了皇帝,父王怎么办?兴王一脉怎么办?

【张太后和杨廷和想着小皇帝好拿捏,哪能想到小皇帝刚一进京就给所有人使了一个绊子。

朱厚熜的作派和当初的刘恒一模一样。

朱厚照死的突然,没有留下遗诏,那个所谓的皇帝遗诏是由内阁拟定的,说是内阁,其实主要操纵人还是首辅杨廷和。

他在遗诏中的文辞不太严谨,被朱厚熜抓住了bug。

大臣们认为朱厚熜来继承帝位,自然是要入嗣大宗,可朱厚熜心里不这么想。

他们家只有他一个长成的子嗣,他同时也想给朝臣一个下马威。

朝臣让他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朱厚熜坚持不同意。

遗诏上写的内容是让他嗣皇帝位,可没说让他当皇子。

这句话怼得满朝大臣无话可说。】

这小子倒是聪明。

大家感慨嘉靖小小年纪就能发现遗诏漏洞,而且还能据理力争。

平常人要是接到了继位皇帝的诏书,还管什么入继不入继?

肯定呲着一副大牙跑去北京当皇帝,只顾着心里美。

别人看到了这一点,朱棣和朱厚照却注意到了遗诏的问题。

按史书上记载,朱厚照落水之后一直缠绵病榻,身体不好,半年之后驾崩。

一个正常皇帝感觉到自己身体快不行了,肯定会确定下继承皇位的人选。

更别说已经缠绵病榻长达半年之久,连继承皇位的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

种种迹象都表明,朱厚照的死没有那么简单。

【朱厚熜最终成功从大明门入宫,在奉天殿即皇帝位。

他没有同意文官的建议,自己定了年号“嘉靖”。

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皇权拿回来。

他是藩王继位,在朝中本来就没有任何人脉和势力。

借着自己到底应该把谁认成父亲,这个问题。

大明王朝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大礼议事件。

文官们每天在朝中耍嘴皮子,一耍就是三年半,人人引经据典,试图论证自己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最终,朱厚熜赢了,首辅杨廷和倒台。】

杨廷和就因为遗诏措辞不当,被一个小娃娃斗下了台。

朱厚照捧着肚子哈哈大笑。

【大礼仪的成果很斐然,明太宗朱棣最终变成了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太庙是九庙制,新皇帝肯定都想入太庙,可太庙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满了,就会将前人祧出去。

嘉靖获得了胜利,也成功给自己父亲上了恭穆献皇帝的尊号,但他觉得这称号还是配不上他父亲,他要让他的父亲入太庙。

接下来好多年,他想尽办法要达成这个目的。

在他刚刚继位时,太庙里的九位皇帝,辈分最高的是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

太庙的规则不用我多说,最高的祖宗是一定要在中间的,其余的子孙左右并列。

朱百六就是这个最高的祖宗,旁边就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以及朱厚照。

正正好好是九位,至于朱允炆和朱祁钰,那就有说头了。

朱允炆在朱棣之后成了一个禁词,明朝在官面上是从没有这个人存在的。

朱棣就是名副其实的太宗,他的皇位是洪武35年在父亲手中接过的。

朱见深虽然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但在那种环境下,他没能进太庙。】

别说朱元璋了,朱标都直呼好家伙。

四弟可真会玩,抢了皇位就算了,还硬生生让父亲多活了四年。

朱元璋越想越气,命人将朱棣这瘪犊子叫过来。

不打他一顿,今天的气出不来。

【朱厚熜想把自己的父亲和自己将来都塞进去,他想了个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