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稳定扩大销路(1 / 2)

重生1980年 奋斗的小康 1118 字 8个月前

80年代遍地都是机会,有前世做生意的经验,随便做个买卖赔了王权也不在乎,反正赔了在赚呗。

在这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倒卖点啥都赚。

王权想着自己家那個不着调的爹,早晚是个事,不行就分家吧,等着二哥结婚,大姐结婚都单立户,剩下三个小的读书钱他给出。

李素琴手里那点钱,随便王洪国折腾,只要他娘受得了。

哥俩干了一晚上的活,王权累的不行回老屋躺在火炕上,合计着自家蔬菜以后量大,省城不收,县城又没那么大购买力。

他得找个稳定的收家,而且他发现一个事,他们去城里送货每次都是空车回村的,最多是给家里买点粮食,浪费车脚了。

都半夜了老四老五都睡觉了,他娘的屋也没了光亮。

王权合计着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吃了点早饭。

王娟将头天猪肉边角料炼出的油渣,烙了点油脂饹饼,面皮薄薄的软软的咬一口软糯,里面的油脂饹加上调料味道那叫一个绝。

吃过前世山珍海味的王权,都觉着味道正宗,“大姐这油脂饹饼子烙的真不赖。”

老四,老五,老六就更不用说了,几个孩子吃的满嘴溜油,吃完饼子喝点鸡蛋汤,王权突然觉着自己重生是件好事。

吃完早饭,王权招呼王勇,“二哥,咱俩去省城走走吧。”

王权周一到周六都得去县城一中上课,他前世就没考上大学,所以不勤奋刻苦点读书,怕自己考不上。

(80年代是单休日,每周只休周日一天。)

没有精力和时间,买卖的事情不好发展,王权合计着自己明年要是考上大学,买卖的事情也不能搁置了。

搁置了,一大家子人吃啥喝啥,家里三个小的念书不得钱啊,而且,俩大的都没结婚,他得把生意拓展开。

而且,元旦以后学校就基本放假了,80年代好的是没有后世的补课,没这事,学习的事情都靠自觉。

大冬天的再过年,寒假得小俩月的时间,家里老四,老五都放假除了写点作业,闲的屁吱吱的,还有家里李素琴和王娟生产队也没活计了。

一家七口人,除了50米的蔬菜棚子加上院里那30米需要俩人干活,之外啥活没有。

哥俩穿戴好夹棉棉袄,出了门。

不送货也不能总借马车,虽然送了烟卷,可也是人情啊。

出了村子,上了村道哥俩晃悠悠的朝着镇上走去,到了镇上坐汽车。

80年代的铁皮汽车,晃晃悠悠的离开镇上,速度跟后世的快客没个比,但比他哥俩赶马车驴车速度快的不是一点半点。

让全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驱使着王权去发掘,去拓展买卖。

非法的勾当王权不能干,那玩意主要是干了,挣钱快可挣了钱也花不着,全家人还跟着他遭殃。

王权坐在晃晃悠悠的铁皮汽车里,思趁着咋样能拓展自己家蔬菜在省城的市场,想找个大的买主,能大量收购他家的蔬菜,并且是长久收购的不容易找。

省城农贸市场也就那一家,人家都从南方订的火车皮运过来的蔬菜,自己这量还得排后面。

红蘑菇的生意来年也不一定干长久,知道他挣到钱,村里眼红的人多了,王权觉着开春除了三晃荡,还会有其他人收购蘑菇。

不能说是抢他的生意,可干的人多还咋赚钱,其他的生意?王权思趁着其他的生意有很多,可还不知道现在的政策,政策吃不透王权不敢冒失。

另一个是自己城里送货,总是空车回村,这事不对劲,他得好好谋划谋划。

汽车缓缓的进了省城,透过车窗见广场上一群小朋友在打乒乓球,他们穿着朴素,有的还带着军帽,街边骑着自行车的人,穿着的确良衣服,还有穿着袖子两道白杠的红色运动服,时代的脚步在逐渐发展。

瞧了一圈的街景,汽车进站哥俩下车,这里是省城的市中心,王权招呼二哥跟着他去城西区,西区工厂多,有啤酒厂,鼓风机厂,汽轮机厂,水泵厂,气体压缩机厂。

每个工厂门前要么挂着白色木头黑字大牌子,要么大门楼上立着大字,不过多数工厂墙上或者大门上都写着安全生产,四个大字。

王权觉着要是在这几个大工厂附近开一家农贸市场,光靠着下班的工人买菜,也不愁卖了。

要在这国营大厂附近租个小厂房,开市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王权找了个四通八达的街角。

“二哥,你瞧瞧啊,下次咱就试着在这地方卖卖咱家的蔬菜。”王权说话间,瞧好了马车停哪,蔬菜篮子摆哪。

“这地方能让咱卖东西?”王勇觉着自己这三弟,真是异想天开,人家这国营大厂附近他卖菜不得被抓啊。

“咋地?”王权知道自家二哥的意思,“改革开放了,咱不干早晚有精人干。”

王勇也不吱声了,反正,自己就听这个弟弟的吧,拗不过就顺从呗。

西区瞧完了,哥俩又朝城东区去,东区多数是居民区。

王权在居民区来回的穿梭着,最后跟自己二哥说道:“二哥,这里咱们开一家小型的农贸市场。”

王权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