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石敬瑭准备举义时,所有下属都表示支持,只有段希尧极力反对。石敬瑭知道他是老实人,没有什么坏心思,也就没有怪罪他。然而石敬瑭坐上皇帝宝座后,所有的手下都得到了升迁,唯独段希尧一辈子游离于核心权力圈之外,再也没有获得石敬瑭的信任。
段思恭蒙父荫,很早就步入仕途,石重贵时期为同州掌书记。契丹灭晋,同州节度使刘继勋入朝拜码头,认贼作父。同州军民立刻聚集聒噪,要求拥立段思恭为帅。段思恭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唇舌之功将这场兵变压制。
后周时,积极贯彻柴荣的“均田改革”,得到柴荣的褒奖。
大宋灭后蜀过程中,调段思恭为眉州通判,王全斌逼反“兴蜀大王”时,叛军围攻眉州,刺史吓破了胆,一心想要弃城逃跑,段思恭临危不乱,率兵抵抗,当时士气低落,观望不前,段思恭拿出重赏,宣布将重赏先登勇士,于是诸军奋勇,终于击退叛军。而这些许诺的赏金其实是要上缴国库的,段思恭干了一件非常有魄力的事——矫诏私发军饷。
有关部门立刻弹劾段思恭,而当赵匡胤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赏他的随机应变、机智果敢。
如今,在讨论坐镇灵武人选的时候,赵匡胤力排众议,钦点文官段思恭。
赵匡胤召见段思恭,给他说明了灵武的凶险和重要性,“你有没有信心替朕镇抚西北?”
段思恭铿锵有力,“那是必须的!”
赵匡胤非常满意,说道:“壮哉!唐朝的李靖、郭子仪,全是儒生出身,却建立了伟大功勋。谁说我朝没有李靖、郭子仪了?你就是!”
让文官做藩镇节度使,也是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然而段思恭还是让赵匡胤失望了。
段思恭到了灵武,就使得回鹘与大宋断交。当时,回鹘入贡大宋,使团照例在沿途灵州做生意,段思恭派人与之贸易,却因价格问题争执不休,段思恭直接将回鹘使团统统关入监狱,关押数日才释放。
回鹘使团调头返回,回家告状。回鹘之主即派人前来沟通交涉,而段思恭自知理亏,竟然避而不见,不做任何回应。回鹘一怒之下与大宋断绝往来,“自是数年,回鹘不复朝贡”。
回鹘在与大宋断交后,遣使进贡于辽国。
虽然段思恭在灵武纠正了冯继业以往的错误,做出了一定的政绩,但“回鹘外交”事件仍是他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
3,向训
洛阳留守向训,几乎是赵匡胤集团的“教父”,罗彦瑰、王彦升等都曾作为向训的部下。
在洛阳任上,向训同样放飞自我,不理政务,以至于黑恶势力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在洛阳城中抢劫杀人。
赵匡胤将其移镇安州,以禁军将领焦继勋为洛阳留守,在焦继勋出京前,赵匡胤特意叮嘱他,一定要以向训为反面教材。焦继勋到任后一个月,洛阳得到了根本性改观。
以上三件事在赵匡胤北伐期间集中爆发,乍一看都是小事,无非是贪污腐化堕落的小毛病,然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却是令赵匡胤如芒在背的大问题——藩镇骄横难制。
藩镇割据决不能死灰复燃!所以969年的“杯酒释兵权”2.0中,赵匡胤把矛头指向了地方节度使,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被收缴。
经过一年的休整之后,赵匡胤再次开启了他的统一步伐,这一次,他遵照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方针,将北汉暂时搁置,把矛头指向了盘踞两广地区的南汉。
大宋开宝三年(970)9月,大宋大举南下,至次年(971)2月,历时半年,南汉灭亡。
消灭南汉之后,赵匡胤随即对南唐展开军事行动,开宝七年(974)9月,十万宋军兵分三路进攻南唐,次年(975)11月,历时一年多,南唐灭亡。
南汉是非常奇葩的割据政权,不仅局限于五代十国时期,即便放眼上下五千年,纵横中外,也是最奇葩的政权,没有之一;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号则更是妇孺皆知。关于南汉与南唐的灭亡,我们将在稍后依次呈现。
我们将继续聚焦赵匡胤的“三征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