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这不因为家里的孩子也多,同时也都大了,所以最近两年家里的花费也就多一些,现在木箱子里也没剩多少钱,一共就剩下10块8毛3分钱,大家可以数数!”
真是没有想到奶奶竟然记得这么清楚。
“李婶说的没错,正好和账本上的记得一样。”蔡同志说
“确实没有错,她李婶,你这账记得可真是没的说呀!
每一样花费都记的清清楚楚,而且什么时候买的什么,在那里买的,可是一点都没有落下。”
“我看看,拿给我看看。”
“不信你就看?”
“还真是,李婶子这账可以说不比厂子里的会计差。”
“是吧!”
“确实是!”
“河小子……你说这个钱?”
“叔爷,这个钱就留给娘吧!我娘她以后带着暖丫头不容易,就都给她吧!”
“不用,老婆子可不敢要,怕到时候还不知道有人怎么说我这个婆婆呢?”
“还真有可能,昌河家的这个媳妇,平时看着挺好的,真是没想到会是这种人。
还是李婶说的对这钱呀!还是不要的好,别到时候我们都走了,有说李婶仗着年纪大,贪污了点钱!”
“还别说这吴家的人,到时候还真有可能在外面败坏李婶子名声。”
“那,炳睿家,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钱。”
“暖丫头虽说过继给了老三,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老二的闺女,再说了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亲妈的喜欢,这个钱就给她吧!
老婆子打算过两年送这个孩子去上学,到时候就给这个孩子交学费吧!
听说现在孩子的学费一个学期2块5毛钱,这样能供应到她上二年级。
还有就是老婆子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平时还可以糊掉火柴盒赚点零花,再加上政府给的补助金,怎么也能供应她上完小学。
至于以后是不是还有去上学,那个到时候再说吧!”
“切,什么人呀!说是给那个死丫头,不还是拿在自己手里吗?这话谁都会说!”
“娘说的没错!”
“少说两句,不知道现在不是我们说话的时候吗?还嫌弃不丢人是吧!”
“这个办法不错,河小子,你娘说的也对,不管怎么说暖丫头也是你闺女。
虽然过继给了溪小子,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孩子身上还是留着你的血,即使是过继出去,说到底区别也不大。不都是你的亲闺女吗?
你好好把她养大,到时候不比养儿子差!”
“叔爷这话说的没有错,这闺女虽说过继出去了,可是也不是过继给其他人,而是自己的亲兄弟,最关键的是,兄弟早就没了,也就是个名分的问题,不都是从小就养在跟前吗?
这和没过继出去真没什么差别!”
“这话说的没多,还有就是刚才叔爷说的也对,昌河呀!
你可得听咱叔爷的,你没看到前街老谢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吗?”
“谁说不是呢?
这老谢家,一共五个儿子,就因为不喜老二,就把他从小就过继出去。
现在倒是好了,这不前不久瘫了,养在跟前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进跟前的。
还不是他那个过继出去的儿子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到他跟前伺候他。
你是不知道呀!我前几天可是亲眼看到的,这老谢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在哪里一个劲的说对不住他们家老二呢?”
“这事我也知道!”
李昌河想了想老谢家的情况,几个儿子可不是被他婆娘养废了吗?再看看自己跟前的三个儿子,可不都是让他们娘养的和老谢家四个儿子差不多吗?
想到这以后,自己将来万一哪一天也和老谢一样,那可怎么办?
还有就是,暖丫头是在娘身边长大的,以后不管将来怎么样,也不会忘记自己这个爹,就像大家伙说的一样,自己以后还是对这个孩子好一点吧!
就赶紧说“叔爷,您放心吧,小子知道该怎么做!”
这老谢家的情况还真是这个样子,都是他们老二心疼儿子,觉着儿子是个宝,这不长大了和他们娶上媳妇不说,等老的需要用人的时候,人家反而不认爹娘了。
“那就好,既然你心里想清楚了就行,昌平?”
“在呢?叔爷!”
“老头子说什么,你就写什么”
“好的,叔爷,没问题。”
“1956年12月17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初六,今李炳睿家的要和李昌河家分灶不分家文书:
一炳睿家住原来的屋子,并带着昌溪家的暖丫头住东屋,厨房和柴房现在也归她们两个用。
二除了鸡归炳睿家,铁锅一后以及用具留一套以外,其他按人口分。
三粮食以粮本为准,炳睿家和暖丫头单独分出去,其他的归李昌河一家。
四李昌河每月给老娘3块钱养老费,50岁以上给4块,60岁以上给5块,以及每月给10斤粮食,至于端午、中秋、春节就另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