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
雒阳,看着来自各处的捷报,刘辩很想高喊出这么一句。
不过考虑到身为天子的逼格,他还是忍了下来。
八月,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已经连续五个多月没有下雨的三辅之地终于在这夏季之际来了一场雨,这给来年冬小麦的种植带来了希望。
而在北方各地,没有比三辅下雨更晚的了。
诸葛瑾献言里社之法,用在官方鼓励引导下的邻里互助来取代宗族互助,从而吸引在北方的无地百姓南渡,缓解北方的土地压力。在被广泛施行后,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今,最早出发的百姓已经在荆扬安家了。
唯一遗憾的是,受限于时代条件,尽管刘辩和负责此事的马日磾无比重视,还安排了三辅这个备用迁徙地点,但还是避免不了有移民因水土不服而病死的情况。
但至少,绝大多数移民都能活下来,在新的地方建设新的家园。
高兴完,刘辩又看向了下一份奏书。
又让他喜笑颜开“张让和满宠在河间国又抄了三家豪强,共得谷粮近八万石,还有田亩等”
刘辩又发了笔横财。
甚至于,因为这两人的能干,原本预想中的因为旱情导致的谷粮短缺,如今起码在冀州已经可先不担心这个问题了。
随后刘辩继续翻阅,没有发现来自徐州的喜讯,但他不急,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刘辩稳坐高台之上,他不知继徐州之后,下一次挑战来自何方,亦或是来自多方。
但他已经修好兵戈,随时可战!
“阿父,阿父”
听到这两句喃喃学语,刘辩的脸上立马浮现出了笑容。
他起身,伸出双臂,从唐婉怀中将二儿子刘泽抱在怀中。
刘泽天生体弱些,学着说阿父阿母的时间也比刘承久些。
也因此,对待刘泽,刘辩会多几分怜惜。
与唐婉一起逗弄了一会儿刘泽后,后者许是累了,在刘辩的怀中直接睡着了。
望着刘泽的睡颜,刘辩微微一笑,将他交给了早已等在旁边的宫女。
刘辩拉着唐婉的手,说道:“说起来,朕的丈人担任会稽太守,已经超过十年了吧?”
唐婉仔细思量后点了点头。
“朕回头下诏,调丈人入京为官,婉儿觉得可好?”
“但凭君做主就好。”唐婉应了一声后,忽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小心地问道,“陛下,是不是妾父亲在会稽郡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丈人为官多年,婉儿莫要胡思乱想。”刘辩安抚道,“朕想着卿父女多年未见,而且,这朝堂之上,也该有一些新面孔了”
唐婉这才点了点头。
刘辩神情缓和,只在心里想到昨日看到的来自闽中太守陈登的奏书臣闻会稽太守唐瑁治下贪赃之辈,而不能止,监察之官因之与陛下有亲,岁考皆是上等
能力不足有能力不足的用法,可若是心肠坏了,那就没法用了。
只希望唐瑁别让自己失望。
江夏郡。
“樊公小心!”话音未落,黄祖就已经箭步向前,搀扶住了他口中的樊公。
黄祖出身于江夏有名的豪族,能被他这么对待的,自然也不是一般人。
前任司空,现任侍中樊陵。
“无碍。”樊陵摆了摆手,说道,“以前,我在右扶风修沟渠时,那里地势平坦,与江夏全然不同,在这里修渠,难度要高上不少,每条水道该怎么修,都得实地考察。”
樊陵来此的目的也很明确江夏水网密布,但仍有土地因为没有沟渠相通而荒废。
且此处还有些盐碱湖泽,不能种地。
他便是来此考察,准备在规划水利,修建沟渠。
黄祖听了,连忙说道:“多谢樊公教诲,祖铭记在心。”
樊陵看了一眼黄祖,只说道:“一些士人以为水利乃是小道,却不知水利关乎民生,修一条能引水灌溉的沟渠,要比写上十篇文章有用得多你能有向学之心,甚好。”
只是话虽这么说,但对于黄祖的心思,樊陵自是看得一清二楚。
毫无疑问,新沟渠流经的区域,原本荒废的土地、下等田等都将变得不一样。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樊陵如今所求,乃是先把沟渠建好,让江夏可以开垦出更多的田亩供百姓耕种。
若是在修建时黄祖能多出些人力,待到功成,多让他得些利又有何妨?
当了这么多年三公,不说功名于他如浮云,也能看破许多东西了。
而且他虽然名声不好,可有天子和故吏们作为后盾,他想去哪,就去哪。
黄祖听出了樊陵言外之意,他说道:“不瞒樊公,祖少时好乘船,曾研究过水战之法。虽与开挖沟渠不同,但利用水流之法,确有几分相通之处。”
樊陵听罢多看了黄祖两眼。
这不是黄祖第一天陪他了,只是在今日之前,黄祖就算说要学,在樊陵看来,也只是口头说说,但今日看来,他竟是要把学水利当真了?
还是说,黄祖只是想要借此得到他的举荐呢?
想了想,樊陵问道:“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