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曹嵩赶到之时,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魏杰在堂上高声列举着曹宏几人的罪证,厉声斥责他们的恶行。
曹嵩见罪行如板上钉钉,并未多言,只是忍不住对着为首的曹宏骂道:“就你,也配姓曹!”
由不得他不气,寻常百姓可不见得能分清沛国曹氏和丹阳曹氏,万一将两者搞混了,他这些天不就白在外辛苦了嘛!
骂完之后,曹嵩想起了自己的任务,若想要陶谦不受牵连,最好的办法就是减轻对曹宏几人的处罚,反正他们现在贪的还不多
“诸位,我奉命统筹物资运输,知晓物资从各处府库运到灾民手中的难处其中路途损耗,要远甚于几人的贪墨!而最近我日日向百姓们分发物资,深知其中的辛苦。以我观之,京兆的赈灾情况远超预期,受灾百姓并无冻饿之虞”
张温望着曹嵩,忍不住苦笑一声,没想到曹嵩竟然在这时做起了好人,也不知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陶谦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可念及交情,他还是打断了曹嵩的话:“巨高,此事已上达天听,吾乃是奉皇命而来!”
曹嵩的话戛然而止。
陛下也知道这事了?
那没事了。
曹嵩当即话风一转:“话虽如此,却不能因为他们贪墨的钱财少而姑息,这可是灾民的救命钱!”
原本以为事情会有转机的曹宏起初还感激地盯着曹嵩,陡然见曹嵩冒出这么一段话,登时又羞又恼。
曹嵩也注意到了曹宏,别人倒也罢了,你曹宏哪有脸来看我?立刻斥责道:“你看我作甚!今日你罪责难逃!”
曹宏马上又转头看向陶谦,求道:“府君,救我!”
陶谦也偏过头去。
可他终究有些不忍心,也怕曹宏因为没了希望随意攀咬,斥责道:“既然罪证确凿,就该依律惩处。数年前重修汉律,以臧满三十万钱者为死罪,今曹宏等人所贪墨的虽远不足三十万,然罪责难逃!”
“京兆尹所言差矣!”
陶谦回头看过去,说话的乃是部京兆从事魏杰,魏杰乃是右扶风名士,面对陶谦丝毫不惧。
“吾在来之前曾询问曹宏手下小吏,得知他等虽如今还未贪臧满三十万钱,却已经有了此项谋划,只是因为曹侍中尚在长安,彼辈胆怯,才在实施恶行被逮捕。”
“不然,只待曹侍中离开长安,彼辈必然会依照谋划贪墨物资,彼时灾民的生计必会受到影响!”
说着,魏杰从怀中掏出了一纸文书,乃是证词。
在张温的示意下,他先把证词交给了陶谦:“此中谋划,皆记于此上。其中所涉及到的人,京兆尹一看便知真假!”
陶谦接过,细细观之,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曹宏的手笔,他不信张温能作假作的这般真。
“曹宏!此事当真!你怎敢如此?”
不待曹宏回答,便有另一个陶谦的乡人承受不住压力,率先松了口:“府君明鉴,当初曹宏他说要这么做的时候,属下是极力反对的。”
陶谦愤怒地质问道:“伱既然反对,那你为何不告诉我!”
“属下,属下猪油蒙了心,愧对府君”那人说罢泣不成声。
陶谦见到这一幕,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待他猛烈地咳嗽两声,气息恢复正常,仿佛一瞬间老了好几岁。
曹宏对财货的野心出乎陶谦的预料。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失去了对曹宏的掌控,而被他带来的乡人们竟都跟着曹宏欺骗他。
陶谦忽然想到了杜畿辞任功曹前劝谏他时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或许,当初他第一次知道曹宏贪墨了那十斤煤炭的时候,就该及时制止,这样,今日的事情大概就不会发生了。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
念及此处,陶谦哀叹一声,承认道:“我确有御下不严之罪,愿上书陛下,请陛下责罚!”
虽然认了栽,可陶谦也有他的硬气。
天子可以责罚他,但你张温不行!
但
张温回应道:“恭祖上书陛下请罪自无不可,然等待责罚就不必了。”
陶谦正要借此讽刺一句“汝岂可替天子决定”,却猛然想到张温此行从一开始就言必称陛下旨意
他意识到了什么。
正了正支踵上的坐姿,看向张温。
张温也在此时正襟危坐,指着曹宏说道:“曹宏此辈焉能值得我专门来一趟长安?”
“我此来,正是因为陛下念及恭祖劳苦功高,所以才要在恭祖铸成大错前亲自来此,点醒于你!”
“须知二千石者牧守一方,些许懈怠便会影响百姓生计!绝不可有一丝大意!”
“”
虽说此次长安之行对于张温来说是为了躲避雒阳潜在的风波,可他对着陶谦说教了这么一通,而向来对他不假辞色的陶谦面对他的训斥只能受着。
这滋味,让张温别提有多开心了。
等到张温将圣贤道理连同治政理念说了一大通,自己都口干舌燥,方才停下。
又说道:“此次京兆再震,陛下十分重视,命吾至此留意灾民安置,日后,还望恭祖务必记住今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