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第185章 刘备的决意(1 / 2)

第185章刘备的决意

在酒宴间,王方从张飞口中得知他与朝廷派来的中郎将刘备情同兄弟后,态度更加热切了。

王方打探道:“张君才俊,不知可曾婚配?”

张飞看了一眼王方的身形长相,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他忽有些慌了。

连连摇头。

王方却会错了意,道:“我有一女,刚过及笄礼”

张飞赶紧强行岔开话题:“这青州美食,自有一番特色”

王方有些失望,未能攀上更进一步的关系,刘备未必如张飞这般好忽悠。

他点到而止,没继续纠缠,免得攀亲不成反成仇。

两日之后,刘备才携大军来到剧县。

他在途中已经知晓了张飞的战绩,很是喜悦。

而今的他的两个兄弟都已崭露锋芒,他作为兄长,岂能落后?

刘备明白,天子赐剑,可不止是让他来平叛的!

所以在到达剧县之后,刘备只与王方、司马防等人稍作寒暄,便以军情紧急为由,找上了校事部的军候赵才。

赵才出身低微,他原是车骑将军的部曲,因为机警能干,总能在查案时发现别人忽视的线索,早先受到关羽提拔。

那时他就有意识地开始学习识字了。

后来贾诩要求他们这些曾经车骑将军部曲中的骨干识字,赵才是表现最好的,他又因此得到了贾诩的重用。

赵才这个大名是他自己起的,因为他的原名赵四已经配不上他现在的身份了。

在公务之余,赵才最大的愿望就是从青州回京后请关羽或者贾诩给他取个字。

赵才本就接到的校事校尉要求他全力配合刘备的命令,而他本人对于和曾经长官关系极佳的刘备很是信任。

刘备所问,无一不答。

由此,让刘备增加了许多对北海国,乃至于整个青州的了解。

赵才向刘备讲了一桩陈年旧案。

同一件事,讲述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难分曲直。

当这么一件事涉及的州郡不同的利益,而双方又素有矛盾,互相谈不拢时,往往州郡双方中哪一方的奏书先抵达京中有司,便能先入为主。

“东莱郡便有一个名吏,名曰太史慈,在州中奏书已去的情况下,奉太守之命,日夜兼程,后发先至。”

“他在雒阳等到了送奏书的州吏,假意向州吏打听奏书,州吏不明他的身份,奏书被太史慈趁机毁掉。”

“毁掉奏书有罪,太史慈说服了惊慌失措的州吏一同逃亡,但他却潜回雒阳传达郡中的奏书,从而完成使命。”

“后来州中知道此事,再派州吏重发奏书,便已经晚了。”

“也因此,太史慈在郡中颇为有名,尤其是他的家乡东莱和旁边的北海国。他先是犯了罪,后来虽遇过大赦,但害怕州中官吏记恨报复,避居辽东,至今不敢归来。”

刘备听后感慨道:“如此有勇有谋之士,因为长吏之间的蝇营狗苟,不能为国效力,实在是一大憾事!”

赵才则回应道:“以太史慈论,自然是憾事,可对那个被骗的州吏来说,却是无妄之灾了。”

刘备听罢,竟起身朝赵才一拜:“君之所言,如当头棒喝。州郡之所以害怕对方先奉上奏书,不正是担忧这样的情况出现吗?备知矣。”

他准备将此情况写入自己的奏书,州郡不和未必只在青州。

赵才这时忽然明白,为什么他崇敬的关司马会那般推崇刘备。

他立马起身回拜:“刘公谬赞,下官只是一时感慨,公不怪罪就是下官的”

“何出此言?”刘备打断了赵才的话,将他拉到了身边一同坐下,“青州之事任重而道远,君与吾当知无不言,共勉之!”

在赵才的帮助下,刘备了然,青州的问题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

不止地方吏治有问题,青州州郡之间素有的矛盾非但没有因为时间和刺史二千石的更换而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这般看来,恐怕州郡兵没来救援北海国,不单单只是因为青州刺史焦和信奉巫卜之术。

但他刘备既然奉天子之命到了青州,岂会害怕麻烦!

刘备拉着赵才的手,诚恳地说道:“而今当务之急,是要搜捕四散而逃的贼人,绝不能让贼人逍遥法外!当然,搜捕过程中,有些事也可一同办了。”

刘备和赵才都明白,以校事部的人手,撒到整个青州估计连个水泡都冒不出来。

在吏治的问题上,唯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妥协,以作震慑!

赵才从怀中掏出了精心保管的一张纸,摊开之后,刘备看到上面的字歪七扭八,毫无字形可言。有些地方是明显的同音错字,还有好几个他不知是何意的符号。

但刘备没有因此笑话赵才,反而郑重地接过,耐心的请教。

他知道,这些都是赵才他们辛苦得来的成果。

见完赵才之后,刘备才召集王方、司马防,以及一直在军中的刺史焦和,商议如何追捕逃亡的贼众。

尤其是跑掉的两个贼首。

说是商议,刘备听从的意见却寥寥无几,更像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