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大唐的兴盛与繁荣---贞观之治基础(1 / 2)

【安稳了没多少年,第一代的人还没有去世呢,这乱世又来了;

老实说,中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差不多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这乱世纷争;

大唐自己也是赶鸭子上架,不知道发生啥了啊,中原已经好久没有一个延续几百年的大一统王朝;

就算是李唐自信到天边了,它也不能说自己建立的政权就肯定能结束这乱世,给黎民百姓带来和平与安乐,甚至说几十年的盛世都不太可能;

毕竟隋朝也算是大一统王朝,结果二世而亡,在隋文帝杨坚时期他的执政给天下似乎一种错觉,一种中原王朝兴盛繁荣即将到来的错觉;

结果呢?结果竟然迎来了另一个残暴的君主,大隋亡了

这么多年的乱世,最大的隋朝和平希望被亲手打破,至于新建立的李唐政权,虽然在心里期望它能够长久一点,但谁能担保这不是昙花一现吗?

其实百姓的要求也很简单,只需要一代人,那个几十年的安安稳稳,他们就能缓过来、就能继续生存下去;

中原地界的百信已经打了许久的仗了,习惯是习惯,但最渴望的还是和平。

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得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和他高高在上的父亲李渊不一样;

在征战期间,李世民看到了黎民百姓的痛苦,他也不想只简简单单的做个守成无用的君王,李世民想改善大唐子民们的生活;

于是对内开始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为大唐创下了贞观之治的基业。

据记载,唐朝的政务那是十分的繁多,而且唐太宗本人也十分的勤劳。

李世民初登皇位,执政前期几乎夜不能寐,一心奉公。

他继位以后,唐朝逐渐走上正轨,这并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不过和二凤陛下也脱不开关系,“不拘一格用人才”,李世民是真正的做到了。

唐太宗在任命人才方面,也有着非同寻常的眼光;

前面主播也提到过着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对臣子们的高度褒扬;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顺序排名依次是长孙无忌、李萧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积、秦琼。】

贞观的臣民们一个个将耳朵竖起来,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那股得意的笑容怎么都掩饰不了;

哎,这嘴角,这嘴角怎么就这么难压下去呢?哎哟哟,我这是天生一副笑脸的样子;

武将浓密的大黑胡子严肃表情之下,那是裂开着的无声大嘴;

“二十四功臣”的名字从天幕的口中一一说出来,从此之后,他们的名声必将贯彻整个大唐;

这待遇可真的是比光宗耀祖还光宗耀祖啊!祖坟那都不是冒青烟了,那简直是神仙啦啊!

在有些大臣还在欣喜着自己的名字从天幕口中说出来,前几名已经在纠结着自己的排位顺序;

长孙无忌为首,emmmm......也是有点道理的,毕竟他的功劳暂且不说,身为皇帝陛下的大舅子也没人想和他争这个首位;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眼,他们俩可以说是秦王府的老人了,结果中间夹杂着一个前太子家臣魏徵(征),这感觉很是奇妙啊,房玄龄有一丢丢不太兴奋和郁闷;

输了,自己竟然输了,还被魏征那个家伙给后来居上了,他的郁闷真的是大大的烦躁,啊啊啊啊啊,气死了气死了!啊啊啊啊....陛下啊!

魏征很是呆愣,他现在的心情就是挺微妙和感动的,自己的身份不提也罢,但是排名这么靠前;

确实让他有些受宠若惊,魏征下定决心投桃报李,更加努力刻苦的劝谏帝王,让陛下更加的圣明。

唐太宗李世民:????你这老匹夫你竟然恩将仇报;

也不知道二凤陛下知道魏征的想法会不会有些后悔将他排名提这么高呢?

程咬金程国公那是一会哭一会儿笑的,跟随陛下的猛将这么多,他是真的没有预料到哇,自己也是“榜上有名”,自己怎么能“榜上有名”呢?

不对啊,自己也应该“榜上有名”啊!

他都快把自己给绕糊涂了,不过,虽然内心非常的感动,嘴上还是要嘀嘀咕咕:“俺老程,也是战场上的猛将啊,那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怎么在这小小的纸上竟然在后面?”

未上榜的同僚真的想把这个幸运的小傻der给垂死,听听你说的什么话?

咋的了?上榜竟然还不满足,那有多少的英雄好汉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你相当于跟随着大唐的开国之君,成为了开国功臣,还进入到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你他喵的,幸运值已经满点了好吧,你他喵的还在这边唧唧歪歪,你他喵的是不是真的不想见到明天的太阳?

啊啊啊啊啊,要发疯了,竟然连这个莽夫都要青史留名了,啊啊啊啊,跟着英明神武的陛下果然就连部下都沾光了;

好生气啊,明明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声望还比程咬金这憨憨更加的高,就是因为没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