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一届春晚(1 / 1)

这话一出,许春英停止数钱的动作,将钱揣兜里看向张秀花,“你怎么不打算养了?你也想出去打工?!”

她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李建国有正式工作,肯定不会辞职。那出去打工的人只剩下秀花。

秀花在家养鸡每月也才三十。一年到头也才三百多,去南方打工就不一样了。那边要女工比男工更多。她还是很好找工作的。

张秀花哭笑不得,“不是!我就是不想养鸡了。太累了。天天得待在家里,哪也不能去!我明年还打算出去一趟。”

许春英心想:你去养鸡也没耽误出去啊。带二狗去首都看病,不是她帮忙照看吗?!

可是仔细一想,秀花可能打算回老家。的确,嫁过来七八年了,秀花一次都没回娘家。也确实该回去看看!她也就闭嘴不说了。

养鸡场的名额,张秀花说放弃就放弃。但是对社员们来说这可是肥差。

一个月三十,一年就是三百六,不用出去打工,在家就能做。绝对是农村妇女的不二之选。

大队会计说会养鸡的社员都可以过来报名。

可这句就等于废话。

农村人有几个不会养鸡的!就算她养的是蛋鸡,饲料配比跟家养不一样。但是喂养的方式总归是一样的。只不过是饲料不同而已。

为了得到这两个名额,全村上下的妇女都快疯了。就连壮劳力都想抢这活。

大队会计家的门槛都快踩扁了。

不得以大队会计只能告诉大家,有意向都可以报名,等开春之后,跟张秀花学习。谁学得最快,谁就能获得名额。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蠢人,更何况养鸡这活大家都会干。

于是第二天,张秀花发现村里人开始给她家送礼。

送的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都是农村人自种的蔬菜、水果。

张秀花哪敢收礼物,只道,“明年看大家的表现。这养鸡场人人都有份。如果有人学不会,我却看在礼多的份上,收了礼,那才是害了大伙。大家只管放心,我肯定会选最细致的人。”

她这番话总算把社员们劝住了。

转眼就到了过年。李建国终于回家了。还带了继林心心念念的飞机模型以及张秀花学习俄语的书和收音机。

当然他也带了些吃食,比如从友谊商店买的进口巧克力。

孩子们尝了一口就爱上了。可惜这东西太贵,买得少,每人只能分到一块。

孩子们为了省着吃,只敢小口小口嗦着。

孩子们在吃东西,李建国告诉张秀花一件事,“听说今年有春晚。”

张秀花怔住,春晚?原来第一届春晚就在今年吗?!

她上辈子这时候已经出去打工,过年都得加班,还真没注意春晚是哪一年开始的。

她笑道,“到时候我们边看春晚边吃年夜饭。”

“行!回头把电视搬到大屋。”

大屋是男孩子睡的那屋。房间比较大,炕也大,可以多挤几个人。

张秀花带着有才张罗吃食,孩子们也全被她薅来帮忙,没人等着吃闲饭。

李建国负责揉面,瑶瑶负责擀面皮,张秀花和宝林负责包饺子。珠珠负责择菜,继东负责洗菜切菜,继林负责烧火,有才负责掌勺。

一家人从早忙到晚,终于到了大年三十。

全家人围着炕桌,看着电视上的节目。

“春晚正式开始了!”

主持人出来那一刻,张秀花是震惊的。因为她后来看的春晚没有这么寒酸的。不!也不是寒酸,而是热闹。这个春晚就像公司办的年会一样。大家欢声笑语,说话也很随意。

节目单就更是随意,像是临时写上去的。

“哎呀,原来打电话可以点播。可惜咱家没电话。”继东拍着炕桌,言语里全是可惜。

“没事。一样看!”

唱歌也就罢了,居然还有出谜语。

刘晓庆正是当红影星,她负责出谜题,“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

孩子们全在记她的谜题,说完谜语就是相声表演。这些孩子有的已经被新节目吸引注意力,有的还在蹙眉头苦思冥想。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拍门,张秀花让李建国去开门。她怕冷,可受不了冻。

李建国只能去开门,而后哗啦啦带回一帮人过来看节目。

原来是家里几个孩子大嘴巴,说今年有春晚,让他们过来看节目。这些人真就带着家人过来看了。

这些大人不好意思讪笑,“大年三十过来看节目,有点……”

李建国给他们搬板凳,“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快坐下看吧!正放相声呢。特别有趣!”

一开始来了两家人,他们还能提供桌椅板凳,后面进来的人只能回家拿椅子。

再再之后进来的人连地方都挤不下了。只能站在边上看,再然后……连站的地方也没了,只能失望回家。

唱京剧时,孩子们不爱看,宝林就扒拉继东的胳膊,“继东哥,那个谜语是什么?你猜到了吗?”

继东看向其他人,“你们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