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力(1 / 2)

看完高炉炼铁之后,赵括没有立刻离开工坊,而是遣散其他人,与蔺相如刘平二人在工坊内闲逛起来,工坊负责人赵铸陪同。

赵国得到邺城之后,南方有了屏障,漳水不再作为赵魏的边境,工坊便搬到了漳水和滏水边上,规模也扩大了十倍。

之所以扩大了这么多,倒不是赵国真的多了这么多工匠,而是盐铁官营之后,那些贵族商贾私养的工匠都被卖给了官府。

或许每个府中还隐藏了一些工匠,但数量不会太多。

这些工匠一部分送往了晋阳、武阳等地的工坊,但大部分都被留在了邯郸。

这里汇聚了天下技术最好的一批工匠,赵国大部分的兵器装备都是出自这里。

除此之外,赵括还下令关闭郡以下的冶炼工坊,将工坊和工人全部集中到赵国的主要城市。

在此之前,赵国很多地方都有冶炼工坊,有官府的,有私人的,生产出来的兵器和农具质量良莠不齐,赵国很难监管。

将工坊集中在主要城市更有利于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稳定生产质量。

除此之外,工坊的规模越大,生产出来的装备平均成本也会更低。

一路上,赵括看到不少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隶臣,有些刑徒脚上还带着镣铐。他们大多数是战争的俘虏,或者犯了罪的国人,被贬为隶臣。

他们用大锤将开采过来的矿石碾成块状,这是工坊最苦最累最耗时的活,矿石坚硬,只有用尽全身力气砸许久才能砸碎。

这些年赵国大搞冶炼,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矿石从邯郸西北送入工坊。

工人还有工钱拿,有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官府还会发一两斤鱼肉。

这些隶臣什么也没有,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劳作,一直干到晚上,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旁边还有类似于水车加上石磨的组合,流水推动水轮,水轮转动,在齿轮的作用下推动石磨转动,将被隶臣砸碎的矿石碾的更加粉碎,越碎的矿石越容易冶炼。

不过平原河流落差小,能够转化的重力势能少,无法带动太大的水车和石磨,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和牲力。

赵国正想办法在上党和晋阳建造大型冶炼工坊,充分利用太行山区的水力资源。

“邯郸铁矿的规模虽然大,但是含铁量不高,与宜阳、宛城的铁矿相比相差甚远,炼出来的铁质量也不如韩楚,后来就有人提出将铁矿石碾碎了之后再冶炼,炼出的铁质量更好。”

“不过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借助水力之前,工坊中最多的时候有近十万隶臣劳作,后来墨家把水车用在工坊,隶臣数量才减少到只有以前的半数。”赵铸解释道。

“一定要重视技术开发,记住,不管是何人,哪怕是这些隶臣,只要能够突破技术,都要进行奖励,对于有重大贡献的,甚至可以上报少府,赐予爵位。”赵括叮嘱道。

人强大的是智慧,而不是身体力量。

一个微小的技术或许给赵国带来不了什么影响,但是当许多个这样微小的技术凑在一起,赵国的国力便会因此而提升。

况且,谁又敢保证,这么多隶臣中,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天才呢。

“臣明白。”赵铸郑重的点了点头。

工坊做出技术突破,他也是能够获得奖励的,而且作为赵国宗室,虽然已经是旁系中的旁系,也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同样的功劳,宗室获得赏赐更多!

这种事不止在赵国存在,其余六国也都是这样。

准确的说,从有人的时候就是这样。

赵铸还指望自己能够通过工坊获得封地呢,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也有不是吗?

自从功爵制出来,并且明确告诉大家是实封,可以传给子嗣之后,所有人的斗志都燃烧了起来。

有封地的,想要获得更大更好的封地,没有封地的,想要获得封地。

所有人都在为封地奋斗。

自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大家等了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上百年了。

“这些人没有出现什么乱子吧。”赵括指着不远处的隶臣说道。

不少隶臣认出赵括,或者猜到赵括的身份,毕竟能够让赵铸亲自陪同,脸上露出谄媚笑容,年纪在二十多岁的,整个赵国也找不出几人。

有些隶臣默默转身离去,有些俯身行礼,少数人目光中藏着恨意,但大多数人对赵括恨不起来。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作为失败者的他们被贬为奴隶是必然的,赵国能够每天两顿饭管饱,禁止管理人员对他们欺辱打骂,若是他们生病了,赵国还会请医师为他们看病,在这个时代已经称得上至仁至义了。

要知道,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成为隶臣之前生病了都是只能等死的。

现在变成隶臣了,居然还有人为他们治病,真是讽刺。

他们心里很清楚,若是胜利者是他们,被俘虏的赵人绝对比他们惨的多。

赵国大臣一直觉得赵括对这些隶臣太好了,其他各国的奴隶别说治病,连饭都吃不饱,被欺辱打骂是常有的事,就算死了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

直到赵括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