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大王仁义(1 / 2)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第四百零三章 大王仁义

“母亲。”见到母亲,盖聂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孩儿回来了,请母亲原谅孩儿不孝。”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母亲连忙将盖聂扶起,拍打掉身上的尘土,盖聂的身体太高了,母亲不容易够到,盖聂便弯下腰。

“爹。”紧接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从远处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同里的玩伴,盖聂将背后的背包取下打开,露出一大堆零食,让儿子分给大家。还有给母亲和妻子买的发簪和绸缎。

“这么好的绸缎和发簪得多少钱啊,娘知道你现在跟大王做事,也不能这么浪费钱啊。”母亲责怪道,但是眼底的喜意是掩盖不了的。

“也没有多少钱,孩儿在河套的时候杀了几个匈奴人,大王给了不少赏赐,还有土地。不过我们家人丁稀少,孩儿又打算接你们去邯郸居住,所以便没要土地。”盖聂说道。

他们家就他一个成年雄性,若是全家搬去邯郸,就算有地也没办法耕种,倒是可以买一些隶臣,但是没有人管着他不放心。

“良人想要接我们去邯郸?”这时,在河边浆洗衣物的妻子回来了,惊喜的说道。

“不错。”盖聂接过妻子手中的木盆放在地上,握着妻子的手问道,“想去吗?”

“妾……听母亲的,母亲要去我就去,母亲要是不去,我就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堇低着头说道。

“到明年,宏儿就八岁了,总不能和我一样当一辈子武夫吧。我在邯郸已经给宏儿请好了启蒙老师,到了邯郸之后就可以启蒙,之后还有机会拜各位名士为师。”盖聂看着母亲说道,在榆次,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闻言,母亲原本犹豫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她虽然更想留在榆次,但是孙儿的学习更重要,“什么时候去邯郸?”

“过几天吧,我找以前的几位老兄弟聚聚。”盖聂说道。

“去吧,你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没少照顾我们。”母亲点了点头。

……

“怎么就剩你们两个了?”盖聂望着面前两人,皱眉问道。

“都去河套了。”杞说道。

“其实他们就算不离开榆次,我也能给大家找个好出处。”盖聂饮了一杯酒,远没有王宫中的酒甘醇,却多了一份情谊。

“我们知道兄弟你现在不一样了,都能跟在大王身边了,不过兄弟们想要自己闯一闯。”杞凑在盖聂耳边,神经兮兮的说道,

“而且我听说,朝廷给前往河套的男子发胡女做妾。娶妻当然要娶我赵国女子,但是妾谁在乎,况且……妾不是越多越好吗?我给我父亲说的时候,我父亲都要把全家迁到河套去,后来被我母亲骂了一顿,才不提这事。”

“之后我父亲还偷偷告诉我,让我去河套,说他不要我孝敬,只要能让我们家开枝散叶就行了。不过我没有答应。要是我这么做了,以后你们这些人见了我不得戳着我嵴梁骨骂,我杞以后还怎么抬头见人?”

“三儿呢。”盖聂看向另外一人,也是一名身长七尺有余的男子,嘴角留有并不浓密的胡须,双臂粗壮有力,两只手掌又宽又大,上面布满厚厚的老茧。

这是整个榆次最有名的铁匠,祖孙三代都是以打铁为生,因为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他三儿。

“俺不想去,在这里吃好喝好的,为什么要去那里受罪,虽然分的地更多,但是全部都是荒地,收的粮食都不够种子的。等我们开荒结束之后,朝廷要是将这些土地收回去,我们找谁说理去。”三儿噘嘴说道。

盖聂举杯和三儿碰了一下。

三儿的父母在十九年前的那场大瘟疫中去世了,被兄嫂抚养长大。但是他成年之后,兄嫂也病逝了,二兄也在七年前的赵秦之战中战死。

寡嫂便带着年仅一岁的孩子跟了三儿,这是对她和孩子最好的保护,这种事情在之后的两千年中也都不少见。

当然,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奇葩朝代除外。

三儿二兄战死,赵国不仅没有给任何抚恤,之后官府还以三儿从事铁匠为由,收回了土地,又以战争打造兵器为由,让他免费为官府打了三个月的铁。

如果不是一些好友接济,老婆和孩子早就饿死了。

所以他一直对赵国不满。

即便是如今很多人夸赞朝廷,他也都是不屑一顾,觉得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大王不会出尔反尔的。”盖聂说道,他跟在赵括身边这么长时间,深知赵括对百姓的看重,绝对不是那些贵族所能比的。

“大王我是相信的。”三儿点了点头,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两年来,赵括做了不少实事,特别是产粮的提升和以工代赈的实施,让绝大部分的赵国百姓基本上都能够吃得饱饭。

“但是以后呢?上代是什么样?上上代又是什么样?武灵王时期又是什么样?大王能管得了现在,能管得了以后吗?”

不经意间,三儿已经揭露了封建时代最大的弊端。就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

君主贤,则国家强。君主庸,则国家衰。

再好的制度都敌不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