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光辉(1 / 2)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第两百八十三章 光辉

云中城是云中郡的郡治,位于大黑河中游,据说当年赵武灵王在河水西岸筑城,刚筑起一部分,城墙便崩塌了,于是便改在河水东面另选新址。

有一天,赵武灵王见有一群天鹅在云中飞翔,整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上空来回盘旋,鸟群下方的地面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赵武灵王看到这个景象后,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这里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

“耀眼的光辉在哪里?”赵括站在城头,前后左右仔细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哪里有光辉,心中一阵腹诽,“传说果然不可靠。”

“大王请看,那里便是耀眼的光辉。”李斯指着城下人来人往的百姓说道,“没有什么比万民的光辉更加耀眼,在武灵王和大王的努力下,云中已经成为赵国西北的中心,这里不分赵人和胡人,所有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民众心中对大王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于君主来说,还有比这更耀眼的光辉吗?”

“哈哈哈,还是你会说话。”赵括指着李斯笑着说道,难怪很多人明知道对方是拍马屁,还是喜欢听,果然很舒服。

“臣只是有感而发。”李斯指着下方说道,“云中郡土壤肥沃,只要开垦出来,便是上好的耕田,臣这几天走访了很多地方,也询问了不少百姓。如果能够将云中所有地方开发出来,我赵国可以多出近二十万顷良田,活民近百万。臣以为,这里可以做我赵国的屯兵之所。有朝一日,可以复武灵王之策,从云中南下,灭秦。”

赵括笑了笑,河套分为西套、前套、后套三个部分,这还只是前套,后套和西套可不亚于这里。

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虽然多次往河套移民,但主要是为了戍边,开垦力度实在有限。等到汉朝将河套送给南匈奴,就更不必说了。

河套的真正开发还要等到后来的走西口。

“这些事等打败匈奴再说吧。”赵括对旁边的云中郡守说道,“云中位于赵胡交界之处,情况错综复杂,韩郡守要多多费心,乱世可用重典。”

云中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赵国的法律在这里并不能完全行得通,一些部落拥有过万的成年男子,实力可与郡守对抗,虽然表面上臣服赵国,但是又不接受调遣。

以前自身实力不足就算了,以后赵括决不允许这种事出现。

“臣遵旨。”韩中拱手说道。

“大王,各个部落首领到了。”刘平走了过来。

“随我去看看。”赵括走下城头。

来到客厅,各个部落的首领已经在此等待多时,见到赵括,连忙起身行礼。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赵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在他们心中,赵人从来就不是好相与的。

“大家坐吧。”赵括和颜悦色的说道。

“多谢大王。”

首领们见到赵括的态度还算和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当然,也有一些人更加担心了。他们称这种笑容为笑面虎。

“去年冬天,我赵国北疆遭遇大雪,诸位的损失应该不大吧。”赵括走到主座,缓缓坐下。

“多亏了大王相助。”

“是啊,如果不是有大王援助,我们部落很多人就要冻死了。”

……

众人感激的说道,不管如何,赵国去年实实在在的帮助了他们一次,不像以前,只知道不停的索取,从来没有给过他们。

“损失不大就好。”赵括点了点头。

几个部落对视了一眼,最后铁格起身,拱手说道,“大王若是有需要,尽管吩咐我们。”

“也没有什么事,大家也知道,我赵国主要地区在中原,距离云中遥远,运送粮食太过困难,所以希望能够从大家手中购买一些粮食和牛羊。”赵括说道。

从河北往云中运送粮食,两石粮食送到这里就只剩下一石,这还是因为道路通畅的原因,以前没有道路,三剩一,四剩一,都很正常。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赵国从去年便开始运送粮草,现在后方每天还有十万农夫拉着驽马、骡子在路上输送粮草,如果不是赵国不缺马、骡子这些,光靠人力,至少要三十万农夫运送粮食,才能供用前线。

虽然魏无忌保证粮食不会短缺,不过赵括知道,后方的粮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韩魏楚三国在攻打秦国,加上赵国,五国都在疯狂收购粮食。中原粮价暴涨,已经从三十钱一石涨到了五十钱一石,而且还在持续上涨。

好消息是赵国的小麦获得了丰收,缓解了粮食的紧张。同时为了遏制商人将赵国的粮食卖往国外,赵国下达了限购的命令,并且在边关安排士卒巡视,禁止粮食流出。

现在国内正在忙着夏耕,等到夏耕之后,就能够征集人手,将新收的小麦磨成面粉,送到前线。

除了粟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之外,赵国吃的最多的就是咸鱼。

没办法,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鲜鱼已经送不到内地了,除非是极少数贵族想尝尝鲜,花费高代价运送,供用给大军完全不现实。

只能做成咸鱼干,然后沿着易水送到武阳城,从武阳城经蒲阴陉和飞狐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