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生没有其他的意见,伍千里当即宣布道:“半分钟检查装备,余从戎,你来开路。”
“是。”余从戎一边拿起了自己的斯登式检查弹药,一边答应着。
伍千里的战术布置果然跟剧情之中的别无二致,简单来讲就是三面出击——用后山的制高点打掉美国佬的制高点,同时用能够曲射的迫击炮,以低打高,干掉美军的车载重机枪火力点,最后再是轻机枪和卡宾枪齐出,逼退失去了火力支撑的美军。
可以说,这已经是当下的条件下,能想出来的最好的战术办法了。
当然,要完成这个战术布置,首要就是“快”,要趁着现场没有大的变动的时候,赶到现场,否则一旦美军调换了位置,或是向前毕竟,或是向后固守,七连都将陷入窘境。
另一个要素就是“准”。平河的枪要准、炮组的炮要准,不打掉美军的两個火力点,十几个七连战士进场也不过是填油战术而已,不仅救不了友军,反而会把自己给陷进去。
同时,作为投弹组合第一攻击组的伍千里等人,也要准,要迅速地利用手榴弹和手中的自动武器,对当面的美军进行重创,如此,才能占据大量的战场位置,保证后续的兵力的有效投入。
甚至,“准”还不仅要三面的准确射击,更体现在三面的配合还要准时。平河的枪声响起,迫击炮就要发射到位,迫击炮的炸弹炸开,投弹组的手榴弹就要升空,手榴弹的碎片落下,第一攻击组的枪声就要响起。
只有如此延绵不绝的攻势,才能将占尽地利、武器优势的美军打败。
不难看出,这两点说是简单,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考验的不仅仅是战士们的军事素质,更是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好在,伍千里手中的是第七穿插连最为精锐的一组人马!
或许,也正是因为伍千里知道自己带着的是最精锐的一组人马,才敢布置出这么困难的战术吧。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没有这么精巧而困难的战术,又何以打败那些穷凶极恶的美国佬呢?
只是,伍千里虽然已经竭力地在布置好战术了,却还是稍稍有些忽略。
没错,伍千里的布置显然只是针对如今的美军的布局的,可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制高点!不是山腰上的那个制高点,而是坡下躺满了尸体的山顶的制高点。
虽然那里此时并没有任何的枪声,甚至是隐没在了黑暗与寂静之中,但看看坡下满满登登的尸体,不用想也知道,这上头一定还有一个防御工事,否则也不可能能够在那里挡住友军部队的偷袭的。
一旦美军遭到强烈打击,失去了半山腰的制高点后,一定会有人重新回到那个制高点,对全场的我军进行重新的压制。
而这点也正是电影剧情中七连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不是最后平河大发神威,一通机枪扫射带走了制高点的美军,恐怕七连还要遭受重创。
当然,这点也怪不得伍千里,毕竟面对如今的战况,七连有限的战力面前,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可能将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对未来可能的猜测之中。
也是基于这点原因,梅生虽然知晓这个情况,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了炮排要注意转移阵地。相信只要炮排还在,那美军的制高点,或许就不能嚣张那么长时间了。
“伍万里,你跟着我。”见众人开始检查装备,梅生随即转过头,看向刚刚奉命而来的伍万里说道。
“是。”一脸懵圈的伍万里却也已经知道了回答上级的问话要得答“是”。
检查过自己的枪支,梅生又给伍万里紧了紧装着十多枚手榴弹的背心,关切地说道:“到了战场上,不要乱跑,紧紧跟着我和你哥,遇到了敌人不要慌,远一点就用这三八大盖,近一点就手枪和手榴弹招呼。上了战场,一定要听命令,知道吗?”
“嗯!”伍万里点了点头,随即又立即纠正道:“是。”
闻言的伍千里嘴巴微微动了动,却是没有再说什么。既然梅生看重自己的弟弟,自己这个哥哥只有高兴的。未来的战斗,还有很多,自己不可能永远能把他护在后面,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都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很快,一群七连十余人便已整装待发,随即纷纷猫着腰,借着头顶的星光和对面山头的火光,顺着山岗的脉络,向着前方炮火的方向,前进......
炮火的轰鸣下,一条黄色的队列,宛如一条土龙,曲曲折折地向着轰鸣处前进着。
开路的余从戎,出身四川,从小就光者屁股在山里头跑,哪里好走,哪里危险几乎就是刻入了他的DNA里。m.gΟиЪ.ōΓG
一入山林,就活脱脱地是一只猿猴,总能在纷乱的树林中找到那条最稳妥、最快捷的路途,一手端着斯登式,一手挥舞着砍刀,甚至还不忘了给后续的来人们斩平道路。
冬日已至,树木早已零落,干瘪的树杈子被一刀两断,掉落到了地上,又被伍千里等后来人踩在了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