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俞敏不像是装的,杜潇文摆了摆手,“小何,你给老俞介绍一下。”
何仁点点头,开口道,“俞老,赵孟頫一生写过无数篇《千字文》。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曾经写过一部有关元朝史事的笔记——《辍耕录》。其中卷七就记载了赵孟頫在元贞二年的一个自题:‘仆廿年来,写千文以百数。’”
俞敏傻了,“一百篇还是几百篇?”
“这个就不清楚了。”何仁两手一摊,“现存的赵孟頫《千字文》,墨本真迹有七件,另有《续千字文》一件,能够看到等效图像的合计有十件,但是大多在博物馆之中,民间收藏的话,我还不太清楚。所以赵孟頫到底写了多少遍《千字文》,真没法统计。”
“不过元代的《秘书监志》有一段记载,‘延佑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李叔固大学士传:奉圣旨,赵子昂每写来的千字文手卷一十柒卷,教秘书监里裱褙了,好生收拾者。合用的裱褙物料与省家文书应付者。’”
俞敏一怔,“皇上下旨让他写的?写这么多干什么?收藏?”
“应该不是。”杜潇文接口道,“赵孟頫在元朝也是书画大师,如果单纯想要收藏,也没必要让他反复写同一篇文章。我推测可能是下发的,用来做教育普及。”
何仁点点头,“杜老说的有道理,《秘书监志》里面说的时间是延佑三年,那个时候赵孟頫应该是集贤侍讲学士兼资德大夫,主要负责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写下发的教育范本,也算是他的任务之一。”
“延佑三年七月,赵孟頫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推恩三代。元仁宗特别喜欢赵孟頫,在谈论文学的时候,他将赵孟頫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轼。这个评价太高了,加上那时候赵孟頫被升为一品,也不太可能让他干抄写《千字文》这种小事了。”
俞敏是真没听说过这些,不过听何仁和杜潇文说完,他就掏出手机给自己的手下打了一个电话,还开了免提。
这下大家都听明白了,还不是什么普通的《千字文》,而是《真草千字文》,大家更激动了……
楷书版的《千字文》肯定最值钱,那《真草千字文》肯定就更值钱了。
张诺有些懵,“什么叫《真草千字文》?草书我能理解,还有真书?”
何仁乐了,“其实还是楷书,真体就是繁体楷书,也就是说俞老下属发现的是一卷楷书和草书双版本的《千字文》,加在一起两千多字,双倍快乐……”
如果是真迹,估计会拍个天价出来,太难得了。
几人一直激动了一个多小时,车直接开到了天津市郊,在一个小村子村口停了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正站在村口,看到车来,立刻就跑了过来,然后熟练地上了副驾。
一上车,中年人一怔,没想到车里还有三个人,而且看起来和俞敏的关系不错。
俞敏看到中年人没有急着介绍,而是让他指路,“小丛啊,先指路,还有多远?”
小丛回头毕恭毕敬地说道,“俞总,不远了,不到一公里,就在村子里面。”
“开车。”俞敏吩咐了一句,司机老薛立刻启动汽车,俞敏这才介绍道,“这位叫丛辰昀,是我的得力助手。”
何仁几个不知道真假,丛辰昀心中可是非常兴奋,看来自己这次没押错宝,他知道俞敏喜欢古董,尤其喜欢名人字画,所以一听说有赵孟頫的真迹,而且全世界就这么一版,他就想方设法联系上了俞敏,想要拍拍马屁。
果然,还没看到东西呢,自己就从一个小透明,变成得力助手了。
杜潇文忍不住问道,“丛经理,怎么在这个地方?东西是村民的?”
丛辰昀不认识杜潇文,但看杜潇文的年纪,又坐在俞敏旁边,想来两人的关系应该不错,所以他没有隐瞒,解释道,“是这样的,东西是我一个远房表弟的,是他的传家宝,现在家里突然遇上点难事,他也是逼不得已,才想着把祖传的宝贝卖掉。”
传家宝?遇上难事了?
何仁和张诺面面相觑,这说辞怎么听怎么熟悉,该不会是设的局吧?
不过何仁看丛辰昀的表情,不太像是局,不然这人的演技也太出色了点……
杜潇文也觉得奇怪,“你远房表弟家境应该不错吧?怎么会沦落至此?”
丛辰昀说道,“听我爷爷说,表弟家以前确实挺有钱的,还是个大盐商,收藏了不少名人字画,古董文玩,可惜富不过三代,到了我表弟这一代,家里其实都没剩下什么了。”
“就是这幅字,还是当时我表弟的爷爷偷偷缝在了衣服里,才躲过一劫,不然早就没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段听起来确实有点像是编的,但是吧,又有点合理,毕竟有很多东西都是这么流传下来的。
俞敏突然问道,“小丛啊,你表弟家遇到什么困难了?”
“他开车把一个二代给撞了,人倒是没什么事,不过人家的豪车坏了,需要他出钱来修。他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只能卖字了。”
俞敏的眉头皱起,“撞人了?还是二代?”
丛辰昀突然压低了声音,“俞总,我觉得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