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留青(1 / 2)

柴永发虽然不了解竹雕,但金绍坊的名字他还是听过的。

金绍坊,字季言,号西崖,是现代着名竹刻家,也是个天才。

金先生出生于清末,原来是学土木工程的,后来受大哥,着名国画家金绍城影响,开始喜欢书画。

再后来,金先生又对竹雕产生了兴趣,然后跟着二哥,着名雕刻家金绍城学习竹雕,很快就超过了自己的二哥,成为一代大师。

金绍坊与书画界名流交往颇多,吴湖帆、吴昌硕、张大千、郭如庭等人都与其有合作,一般是其他人负责落墨,西崖,也就是金绍坊负责奏刀。

在当时,算是文化界顶配了。

金绍坊一生作品很多,扇骨、臂搁、笔筒等等不计其数,一部分被博物馆收藏,民间也有不少,所以价格相对没有那么高。

不过拐杖就不一样了,柴永发还没听说过金绍坊做过拐杖呢。

“何先生,这真是金老所作?”

何仁微微颔首,柴永发激动起来,“能确定吗?”

“当然。”何仁把拐杖拿了起来,“我们先看这个竹子,这叫状元竹,应该是六年的,这种竹子,竹质紧密不容易开裂,竹身挺拔,皮色青白、光滑,还没有虫斑,是上好的雕刻材料,只看这个竹子的选择,就不一般。”

大家都没想到选个竹子还这么多讲究,何仁乐了,“这还算讲究?我还没说处理过程呢。竹子砍回来还不能马上用,需要先放在开水里面反复煮,然后拿出来暴晒,可以有效去除竹子里的沉淀物和糖分,雕刻出来以后才不会被虫蛀。”

此时何仁正好将拐杖举了起来,门口一缕斜阳照射过来,众人都是一愣,一冉问道,“这个拐杖……好像很有层次感?”

“有层次感就对了,这其实是一种雕刻技法,叫做留青。”

“什么叫留青?”

“就是一种传统的竹雕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不过明代才算成熟,属于书画和雕刻相结合,非常适合金老,他就是先和大哥学书画,又和二哥学竹雕,然后才成为一代大师。”

“具体就是将竹子外面的竹皮当做图纹,用减法来雕刻,铲掉的竹皮和竹肌形成色彩深浅的对比,然后再逐层雕刻。这样一来,画面就自然产生了深浅层次,并且排列分明,看起来比较立体,这属于借鉴了绘画中退晕的方式。”

“我们再看杖首,这叫《秋菌图》,石根、土坡和秋菌都是阳文留青,而且非常精细,非常自然,绝对是大师工。同样风格的竹雕还有一件,也是《秋菌图》,不过是笔筒,还是拐杖更难得一些。”

何仁说的这些大家都非常认可,只不过柴永发还有些疑虑,“何先生,只凭风格和雕工,恐怕还不能确定吧?”

何仁将拐杖翻转了过来,拍了拍上面的黑胶皮套,“柴老板,这个东西,想必你从来没拿下来过吧?”

柴永发一怔,“这个有必要拿下来吗?不就是防滑用的吗?”

“把拐杖送给你的人,恐怕也是这么想的。”

何仁把胶皮套摘了下来,一转拐杖,所有人都看到了,上面有一排雕刻上去的字,应该就是落款了。

柴永发大惊失色,连忙低头查看,“己亥五月西厓刻……”

这个西厓,就是西崖,两个字都是一个意思,也是金绍坊的号,这下可以完全确定了……

看柴永发激动的样子,大家就知道这根拐杖不便宜,张诺捅了捅何仁的腰眼,小声问道,“值多少钱?”

“六七十万还是值的,比那尊佛像稍微贵一些。”

何仁都这么说了,柴永发哪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可他还是有点舍不得佛像,毕竟他更擅长漆器和铜器,拐杖虽然更值钱,但……

看了看何仁,柴永发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小气,不管何仁的初衷是什么,可人家帮他解了围,他却还在纠结一个什么镇店之宝。

现在人家都把新的镇店之宝找出来了,白白送了自己六七十万,他有什么理由不卖佛像呢?

也罢!

柴永发咬了咬牙,开口道,“何先生,今天多亏了你,我愿意将这尊佛像送给你……”

何仁麻了,连忙拒绝,“柴老板,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一冉的父亲也连忙开口,“没错,我们只是喜欢,想要买下来,绝对没有乘人之危的想法。”

柴永发懵了,这尊佛像好歹也值个五六十万,他还没见过白给钱都不要的人呢……

一冉的父亲也不是想占人家便宜,他是真想给老伴买礼物,结果两人就开始拉扯了。

一直拉扯了半个多小时,双方才以四十万的价格成交,皆大欢喜了属于是……

柴永发非要请何仁他们吃一顿饭,表达一下谢意,何仁一开始是拒绝的,他今天过来是准备逛地摊的,宝友们也等着呢。

结果一个摊位都没看呢,就先当了替身使者,跟人斗口去了。

虽说直播效果很好,但是不能忘本嘛,何仁可是鉴宝主播,不捡漏怎么行呢?

可惜天公不作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呢,在柴永发的店里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外面已经狂风大作,开始掉雨点了。

这时候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