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志一路不疾不徐的朝着勤政殿赶去,宫中校场上不时地遇见不少陌生的年轻官员也在朝着勤政殿赶去。
应付着跟那些跟自己打招呼的官员笑了笑,柳大少将天剑放到了殿外的解兵架上朝着殿内走了过去。
望着殿内十多个相熟正在闲聊的官员,柳大少将手抄在袖口中乐呵呵的走了上去。
“诸位大人,来的可真早,可谓是尽忠职守啊。”
“哎呦,王爷来了,下官老眼昏花,没有发现王爷进殿,恕罪恕罪。”
“别客气,不用行礼,坐着说就行,年龄大了就别逞强了。”
“下官参见王爷,自从王爷离朝赴北戍边已经近乎一年光景,王爷今天算是第一次正式上朝吧,一年不见王爷上朝,下官们这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怪怪的!”
“梁大人说的不错,王爷不在朝中,勤政殿上也听不到打呼的声音了,我们这还真不习惯呢。”
“要本官说,还是王爷跟姜老尚书斗嘴的场景更喜闻乐见,没了他俩,这朝堂之上实在没了乐趣,枯燥的紧!”
“是极是极,想当初王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十多个跟柳大少相熟的官员深知柳大少平易近人,不喜欢摆架子的性格,乐呵呵的跟柳大少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
柳大少笑呵呵的摆摆手:“你们呢,就别胡说八道的恭维本王了,怕是本王不在朝中的时候,你们估计比谁都高兴。”WWw.GóΠъ.oяG
“本王少上点朝是为你们好,省的你们看到本王不自在。”
“本王问候你们老母,你们敢骂回来吗?”
“本王指着鼻子说睡你们闺女,你们敢还回来吗?”
“除非你们犯贱。”
一群官员僵笑着看着抖着腿吊儿郎当的柳大少,无奈的叹息了几声。
都当了王爷了,怎么还是当年做户部侍郎之时那副不要脸的模样,真是一点都没变。
柳大少继续调侃了几个相熟的官员,殿中的百官越来越多,柳明志收起了嬉皮笑脸的模样,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了下来,持着朝笏假寐起来等着李晔驾到。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尖利的声音从勤政殿殿后传来。
“陛下驾到,百官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卿免礼,入座。”
“谢陛下。”
柳大少跪坐下来,朝着龙台不经意的瞥了一眼。
李晔的气色相比数日之前好的多了,已经有了红润之色,不再像先前的那样苍白吓人。
站在李晔身边的是一个陌生的小太监,年龄十五六岁上下,站在一旁显得很是拘谨,显然还是适应不了勤政殿中肃穆的气氛。
柳明志收回目光,瞄了一眼殿中的官员。
不少位置空荡荡的,显然都是受到了牵连的官员。
六部九卿之中的官员皆有涉猎,如此场景最高兴的莫过于翰林院的那些新晋的恩科士子了,朝堂补缺,优先从翰林院的新晋进士官员中挑选,他们机会到了。
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位列两班,光宗耀祖嘛。
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终于可以轮到自己等人大展拳脚了。
站在风口浪尖的位置,就是头猪也能飞起来。
不少翰林院修撰书籍的官员已经开始走街串巷的拜访起昔日的监考官来,希望他们能够提携一下自己这些后进之士。
柳明志目光复杂的叹息一声,十年了。
这朝堂之上自己还认识的官员不足十分之三了!
致仕的致仕,告老的告老。
已然不似当年的模样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此言不虚啊。
除了杜成浩,宋煜,夏公明这些李政留下来的不可或缺的顶梁柱,朝堂之上逐渐被一群年轻的新人给占据了。
才三十有二的柳明志此时竟然有种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感慨之意。
“诸位爱卿,此值朕登基一年了,上天垂怜,我大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无大旱,二无水灾,三无蝗患...........”
“此乃皇天有眼,睿宗有灵,先帝有灵之德行。”
“朕之幸事,百官之幸事,万民之幸事。”
“这都是陛下之洪福齐天,万岁万万岁。”
听着下面官员的恭维之言,李晔谦卑的摆摆手:“这都是列位臣公辅佐所至,朕岂敢居功。”
“朕执政尚短,临朝经验不足,有些朝政处理不够周到,望诸位臣公以后悉心辅佐,多多谏言。朕一定事无巨细,悉数纳谏,以效仿睿宗,武宗两代先帝吏治清明之本。”
“陛下圣明,万岁万万岁。”
“朕前些时日,龙体不佳,有劳诸位臣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