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被贬出京!(1 / 2)

熙宁五年,六月,

京都一场倒王行动突然爆发。

一开始只是以沈从兴为首的人收集了王家商行管事草菅人命,强取豪夺的案子被人在朝堂上捅了出来。

为了把王跃赶出京城,他们还把这些祸事都当作是王跃指使的,要陛下治王跃罪。

沈从兴也只是准备把王跃赶出京都,这样他们就可以再提出让皇帝尊生父为先考了。

只是让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只是起了一个头,马上新党旧党的人一窝蜂的都扑了上来,就连京都百姓和国子监的学子都暴怒不已。

虽然大理石查明,这些案子和王跃没什么关系,只是下人狐假虎威而已,可是依旧无法向被蒙蔽的不明真相的百姓和气愤填膺国子监学子们交代。

欧阳修最近病了,朝中唯一愿意为王跃说话的,也只有苏轼了,苏辙想说,可是他在外地为官,也说不上。

苏轼虽然才华好的让人嫉妒,但在朝中却是人微言轻,根本就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他为王跃说话的后果,就是那些想扳倒王跃的人,把矛头也指向了他。

他作官也比较端正,从中间挑不出什么问题,就也只能拿他的诗词说事,说他反对变法,讽刺官家。

皇帝本来就觉得朝廷围攻王跃有些莫名其妙,也大致明白王跃为什么会被攻击,毕竟最开始的时候是从沈从新,他觉得王跃这是在为了他而背锅。

如果王跃不劝他的话,大概我没有这么多的事情。

这本来就是皇帝家事,王跃这么做,也都是为了他。

就看这些人为了攻击王跃的疯狂态度,将来说不得真的会阻碍变法。

新皇的梦想是做一代圣君,想要收回烟云十六州,好不容易这几年搞得国富民强,他正准备对烟云十六州动兵,却没想到是他自认为的亲人,先弹劾起了王跃,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连太皇太后这个保守派也都开始针对王跃了,皇帝觉得他可能也不得不把王跃赶出京城了,让他心里却很是愤怒。

所以,在听有人弹劾苏轼的时候,皇帝恼怒的问道,“难道你们准备兴文字狱吗?那我要不要查查,你们说过的话写过的字,有没有僭越?”

皇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跃做侍讲的时候,给他讲过一個传说中的小国的事情。

王跃讲了一下文字狱的可怕,原本是想鼓励皇孙们明白广开言路的重要性的,却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这个效果,无意间帮了苏轼。

所以,皇帝听了这些人的奏报,也就想到了王跃说的文字狱。

而皇帝的话一下子就让针对苏轼的人闭了嘴,他们哪个没有无意中说过不合时宜的话呢?

如果真的调查起来,他们一个都逃不了,那这天下,还有人敢开口吗?

而王跃却没有那么幸运了,毕竟,新党旧党都明白,只要王跃倒台了,王跃出台的条陈也会倒台,所以他们是不可能放手的,也就继续追责。

皇帝天天替王跃顶着压力,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最后还是王跃看不过去,主动进宫找皇帝说想外放,这才平息了朝廷的纷争。

而且自始至终,回到京城王安石都没有替王跃说过话,他已经被自己的儿子为首的革新派给忽悠了,觉得王跃当初提的好多限制,减缓了改革的速度,让王跃暂时离开京城,他在皇帝的面前话语权就会增多,也能加快改革。

对此,王跃虽然心里有些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和王安石虽然是好朋友,但也比不上人家的亲儿子呀。

王安礼这个保守派本来就是为了唱双簧,他明白王跃能看得懂王安石,也就打着拉拢王跃的旗号,替王安石表达了一下歉意。

对此,王跃不怎么在意,他本来就在京城待腻了,也有些倦了,觉得这个大宋,可能真的不好救了。

天天看着一群名人吵架,他一开始的还兴致勃勃的,时间久了,也有些乏味。

更何况,现在已经牵连到了王跃自己,他更不想在东京城多待了。

盛家,寿安堂

盛老太太年龄大了,原本听到消息之后,想来看明兰的,就怕明兰有事。

可是实在是没办法,她就把明兰就叫了回来,想要问问清楚。

明兰当然知道老太太在担忧什么,就马上来了盛家寿安堂,同行的还有王跃的大儿子王旭。

老太太看到两人来之后,就有些焦急的问道,“明儿,跃儿可有准备,这次为何突然闹这么大?”

明兰看老太太这么问,就有些惭愧的说道,“说起来也怪我,王家抽调了大量的人手南下,新提拔的管事我没有筛选好,没想到他们竟然做出这样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害的夫君被世人攻击,实在是我的错。”

盛老太太倒是知道王家在交趾的事情,那边发展的太快,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忙,提拔的人考察期确实变短了。

她明白了原因,就有些无奈的说道,“哎,这也不全怪你,知人知面不知心,难免有看错眼的时候。”

明兰看盛老太太这么爱护自己,也就连忙安慰道,“老太太也不用担心,婆婆前几次写密信还说呢,自家的事情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