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巾帼将军爱种田 12(1 / 2)

随后曲靖尧砸砸嘴,似是在回味。过了会儿,又让内侍帮忙多添一些菜,之后的面色再无一点异样。

“初始味苦,回味倒是清凉,口感独特,众爱卿试试。”

女帝提出,大臣们自然遵从。

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大臣们的想法无所谓,易葭衣提出让她们品尝也不过走个过场。

只要女帝同意并且主张推广,易葭衣就能做为广告全国宣传一下。

帝君都在吃的美食,快来种植呀!

于是易葭衣提出的第一点,基本上是通过了。

“真的是稀奇事,曲大将军最近怎么钻研了这么多国家政务,是闲赋在家太过无聊没事儿做,不研究兵法打仗,而是去庖屋每日做饭烧菜了?”

项太傅在旁默默思考易葭衣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但还是忍不住要抬抬杠,不然心里不舒服。

“之前责备本王穷兵黩武的是您项太傅,现在本王暂时放下兵器,不急于攘外,而是想要安下内,怎么您还不乐意了。莫非之前那些反对本王的意见,只是因为项太傅看本王不顺眼,所以不顾国内实情随意言之?”

易葭衣撇了一眼项太傅,语气平淡的说道。

项太傅立刻被噎住,以前这苒亲王对项太傅最常说的话就是,“你再说一遍”,“胡说”这一类的。

没想到一向嘴皮子不利索的人现在几句话就将她堵得哑口无言。

“胡说八道,本太傅岂是这种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及大全的人?苒亲王一向只关注出兵讨伐之事,现在竟提出这等观点,本太傅只是好奇而已。”

易葭衣并没有继续回复项太傅,而是转向女帝的方向。

“此次围困秀止城,让本王意识到人民团结和粮草充盈的重要性,在府里休养的这两个月,本王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说着易葭衣停顿了片刻,“倘若我衢久国国力昌盛,人民富足,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人都知道,在衢久国生活就会衣食无忧,这样必会使诸国派遣使臣争相前来朝拜。”

“国家强大,不止是高官显贵,连平民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年年有所富余,这样便会引起他国之人的羡慕。不由暇想,倘若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会十分安稳。如此一来,在气势和声望上高人一等,便能轻松获取战机,即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帝君,依臣之见,现下北方旱灾已有数月,如若不重视并且找到解决方案,只怕再过些时日,灾情加剧,饥民遍地,饿殍遍野,届时想要再施以援助,为臣担心已经晚矣。”

“国内有灾情,倘若臣再动用大量钱财和兵力出征,虽对外抗争可以战胜。可那时,人民疲乏,国库空虚,国内局势不稳,何谈国家强盛?”

“地主家有一百亩地,却无人耕种,无水灌溉,田间尽是虫害。农户家只有十亩地,可是农户全家人每日辛勤劳作,引水灌溉,剿灭害虫,收获的粮食缴完税足够一家人吃喝无忧。还能卖给粮商换来钱财。这样对比起来,相信大多数平民愿意做那个拥地较少的农户。”

易葭衣一席话说的尽是肺腑之言。

其实类似这些的谏言,以前在朝堂上也时不时有人会提起,只是曲慕淮和曲粒苒二人一向是持反对意见,并且与女帝曲靖尧是亲人。有这层关系在,年岁不大的女帝自然比较亲近这二人。

现在曲慕淮的“盟友”猝不及防倒戈相向,曲慕淮自己都还没反应过来,女帝一时也无法做出决定,于是将易葭衣提出的观点推后再议。没有完全采纳,也没有完全拒绝。

易葭衣也知道,突然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好在如今朝堂上还没有被曲慕淮安插几个自己人。她苒亲王的身份还是很有分量的,只要她坚持,并且极力主张,总会有全部实行的那一天。

以项太傅为首的保守派目前人数也不少,虽然与项太傅算不上同盟,但也不会像从前那样针锋相对。如此看来,衢久国国势像她所期盼的方向走去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曲靖尧自己不要走什么歪路,辅佐她成为明君不会太困难。

谁曾想,朝堂之上没出什么问题,北方旱灾先引发了大问题。

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灾情险些扰乱了易葭衣的一系列方案。

著宜城来报,北部出现蝗灾,急需救助,请帝君派人前往支援。

易葭衣在朝堂上提出自己的五个观点之后,过了半个月,收到了著宜城城主来报,称城北地区发生蝗灾。大量蝗虫吞食禾田,破坏农作物,极其影响农民收成,目前已经造成粮食短缺,有灾民出现。

在这半个月期间,易葭衣将女帝食用苦萝,并且提倡种植的事情广为传播。在这时代,国民度最高的人物显然就是帝位上那位曲靖尧。

在易葭衣的包装和宣传之下,衢久国民众们都渐渐知道了苦萝种植简易,产量大,在较艰苦的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颜色虽深,但是无毒,口味虽苦,但是做法得当也会是一道美食。

期间荆芥也发现了自己在这古时女帝社会的作用,他可以做菜。

于是荆芥向易葭衣提出去酒楼做厨子,易葭衣干脆就让他去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