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南岸扫盲大行动(1 / 2)

原始生存实录 秃子表白 1091 字 10个月前

这次朝会之后,鲁班亲自带着诏书到南岸,交予他女儿。虽然只有一张薄薄的纸片,但是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当鲁静拿到委任书和大都督特殊印玺的时候,她自己都震惊。国王竟然把南疆大片领土交予她管理,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是眼睛里满是兴奋,这可是对她最大挑战。

鲁静经历的事情比她父亲多很多,虽然刚开始震惊之后。鲁静就开始进入思考管理好诺大的领土,国家把如此重大的重担交予她,她现在就是一个小国主。首先大都督府位置设置,这个极其的重要。

这个鲁静早有想法,把大都督府设在南江城,既能兼顾靠河一岸城池,还能兼顾原蒙族领土。大都督府是有了,接下来是设置管理机构,鲁静想过,不能照抄王国的部门设置,就比如太学、军士府、学士府、初学、冶炼、造纸、织布,监察御史、律政典这些中央直属部门,这些部门还是王国政府直接委派和设置。

剩余的很多部门和以前的大周族部落的设置保持一致,因为南江城空出大量的仓库作为临时办公地点,鲁静已向王国中央申请新建各类部门办公府邸,以及官员集中住宅区。还有两个重要的机构,那就是扩建原先南江城小宗庙、医馆、兽殿、先知殿分殿。

这些需要的大量的预算,但是这只是建设蒙族这片土地投资冰山一角。光这些就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现在建筑工艺更加的精美,油漆的大量运用,木质结构的普及,精美的漆画、新颖的造型都需要消耗一定时间,现在熟练工匠极其多,不是以前一个工匠基本全年在外干活,现在有机会回家看看家人。

鲁静作为大周唯一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女性官员,她的能力及其的出众。他父亲临时前把姬昌私下交代的关于太守选择事宜说了一遍,除了军部是姬族之人,其他两人都不是姬族之人,鲁静这份推荐信,大臣居然没有反对,可见鲁静是多么的心思玲珑之人。

接下来就是开始在蒙族大地上建筑十个城池计划,因为蒙族领土大,大部分族人依然受到野兽、大自然未知危险的威胁,实际上蒙族族人过的很不好。不像大周大量建城之后,以城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人口居住相对较为集中,低于野兽、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城池中储备大量的粮食物资,哪怕一两年的欠收也能安全度过,这个就是姬昊当政时期的储备粮计划。

鲁静接到任命的两个月中,派人调查蒙族领土所有部落和人口,统计出来出大小部落有一百个之多,大部落人口过五十万有,当然这中部落只有3个而已,十万左右人部落有20个,万人以内部落也不少,也达到了80个,合计总人口竟然达到四百万之众,姬昌和姬昊看到都极为的震惊,大周现在才一千三百人左右,按照他们当初的估计,蒙族最多两百万人,同时也对鲁静的办事效率大加赞扬。

姬昊和姬昌不知道的是,南岸参与战争部落分的领土时,都把原蒙族部落基本全部驱赶到大周分的领土区域。他们没有大周的能力控制住这些人,这些人口对他们来讲就是拖油瓶,需要大量的粮食来养活,虽然这几年在大周指导下,粮食产量增加明显,但是部落族人越来越安全,导致族人人口增长也快,所以现在还是从大周交易粮食。所以根本没有余粮给他们。

鲁班这段时间特别有面子,每次朝会,国王只要看到鲁静文书,都是大为的高兴,该用的溢美之词全部用了,也赐予很多东西给鲁静,做老头子当然高兴,私下天天找干将臭美,后来干将看到鲁班都要躲着他。

大量的物资被运往南岸,南岸四个城池的物资全部用在南岸大建设当中。鲁静准备五年内先建好十座城,原先蒙族领土广阔,人口也多,但是一下建筑这么多的城池,成本太高,只能先保证一部分人,然后逐步增加。十座城池包括两座原先蒙族城池改造,蒙族建的城池实在太小,容纳人口有限,再加他们青砖烧制水平实在太差,这次从城墙被破坏程度来看,青砖质量太差,根本不能作为建城的青砖。

鲁静本身就是大周著名城池规划师,所以一个月的时间,五种城池布局图,部分直接参照的以前的建筑风格,有两种是具有蒙族特色的,鲁静采用蒙族建筑风格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安抚蒙族民众。这一点上是最要姬昊佩服的一点,鲁静懂得因地适宜,灵活变通。

接下来鲁静真正重点工作,是他作为鲁静外院院长之后,最大的体会,知识和文化的确改变一个部落和王国,文字却是承载知识和文化的体现,无论什么样的建筑知识、冶炼、锻造、纺织,畜牧,农耕、造船、航行、武技、文化等都需要文字记载,供后人参考,有利于后期的优化、改进、甚至创新,这样文明才能进步。

所以扫盲的重要性,是放在所有事情前头,特别是部落的小孩,尤为的重要。但是校舍在蒙族来说极为奢侈,除了之前的两个城池和收编周围的小孩,但是两座城池远远不够。

鲁静为这件事上,茶不思饭不想,怕辜负王国对她的重任,她和她智囊团一起思考六天,想出了一个临时办法。城池直接按照大周的标准办,其他村落的形式,聚集超过200人口的都设立临时初学,校舍已木质结构为主。教书的先